课件编号18465293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专题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4448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答案,训练,专题,巩固,建立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A层 基础必会 1.“一代秦皇龙气魄,七千兵俑虎精神”说出了“千古一帝”席卷天下、实现统一的丰功伟业,其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B) A.商鞅变法起了决定作用 B.秦顺应了人民渴望统一的历史潮流 C.长平之战起了关键作用 D.秦王嬴政具备实现统一的雄才大略 2.下表是秦朝中央“三公”的职能及其他信息。表格中③处的官名应该是 (D) 官名 职掌 备注 ① 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无 ② 掌武事 或称国尉 ③ 掌副丞相、监察 位上卿 A.丞相 B.太尉 C.皇帝 D.御史大夫 3.(2023 广东模拟)据相关史料记载,秦二世胡亥当政时期法令严苛、赋敛无度、百姓穷困。近年湖南出土的《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则展现了胡亥重视赦免罪人、“德惠”吏民的举动。这说明 (B) A.历史结论不断被修正 B.研究历史需多重证据 C.史料越多认知越困难 D.出土文献更具可信度 4.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与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 (A) A.勤俭治国 B.勤于政事 C.善于用人 D.虚怀纳谏 5.(2023 郴州中考)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写道:“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与材料中内容相符的是 (A)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 6.东汉灵帝时,侍从左右的有张让、赵忠等人,他们可以参与阅览朝臣章奏,而灵帝却公然称呼:“张常侍乃我公,赵常侍乃我母。”东汉统治陷入混乱局面。这反映了当时 (D)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皇帝受制于外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宦官把持了朝政 7.(2023 东营模拟)厘清线索有助于把握历史知识。下表展示的线索主题是 (D) 刘秀称帝→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A.西汉的政治统治 B.西汉的兴亡 C.东汉的政治黑暗 D.东汉的兴衰 8.“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 ”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C) A.巩固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C.促进了物种交流 D.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 9.(2023 南阳模拟)这本专著,分两部分,前者论伤寒诸症,后者论杂病,书中讨论了据以诊断病症的“八纲”,以及有关治疗药方300余种,皆长期为以后的中医所继承。“专著”是指 (B)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B层 能力进阶 10.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C) A.人口数量的增长 B.铁制工具的出现 C.国家体制的作用 D.筑路技术的提高 11.(2023 福建中考)针对汉武帝的困惑(如图),主父偃提出的对策是 (B) A.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B.实施“推恩”的措施 C.采用军事解决方式 D.采取盐铁专卖举措 12.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所追求的东西不同啊!)他在遭受酷刑后,努力追求的“东西”是 (D) A.仗义执言,策动大臣们上书为民请命 B.报仇雪恨,策划组织活动反对汉武帝 C.饱读诗书,游历汉朝各地的名山大川 D.发愤著述,秉笔撰写不朽的历史巨著 13.“大一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其基本含义是:以天下统一为大。 篇目一:制度讨论 材料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①。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②,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③。天下无异意,则安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