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478930

22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171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同步,练习,解析
  • cover
22*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基础过关全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骑马(qí)  摔垮(shuāi) 臧克家(zàng) B.俯下(fǔ)    情愿(yuàn)    更好(gèng) C.多数(shù)    野草(yě)    尸首(shī) D.不朽(xiǔ)    腐烂(làn)    下场(chǎnɡ)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总是与苦难同行。      ,      ;      ,      ,      。 ①而有的人不甘于沉沦 ②终获得了成功 ③在苦难中奋起 ④苦难成了他抱怨命运的理由 ⑤有的人甘于沉沦 A.③①④⑤②     B.⑤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⑤④     D.①④⑤③② 3.下列关于课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用朴素、精练的语言塑造了典型、鲜明的形象,歌颂了鲁迅的伟大精神。 B.课文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C.课文通过集中、凝练的诗句,突出了鲁迅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顽强斗争的精神。 D.诗歌按表达方式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课文属于抒情诗。 4.【新考法·微写作】爱国,是诗歌常见的主题。下面是一首赞美戍边战士的小诗《清澈的爱,只为为中国》,请仿照第一节诗的格式与写法,再续写两节。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高山上, 我为青天理发髻, 脚踏在祖国的大地。                                                       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 我的心连着祖国, 和人民在一起。 能力提升全练 5.(2021山东海阳期末,8)阅读《有的人》第2、3节,回答问题。(8分) (1)(★★)选段运用    的写法,描写两种人在对待    和名声的态度方面的不同表现。(2分) (2)(★★)选段表达了诗人对鲁迅怎样的感情 (2分) 答:                             (3)(★★★)说说下面这句名言反映了鲁迅怎样的特点。(4分)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答:                             6.【新考法·对比阅读】(2023山东环翠期末,17—2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13分) 材料一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 材料二  有些人死去,尽管闹得十分排场,过了没有几天,就悄悄地随着时间一道消逝了,很快被人遗忘了。有的人死去,尽管生前受到很不公平的待遇,但时间越过得久,形象却越加光辉,他的声名却越来越伟大。我想,我们大家都会同意,鲁迅是经受得住时间考验的一位光辉伟大的人物。因为他给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生前所处的环境异常危险,他是一个被“通缉”的“罪犯”!但是他无所畏惧,本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精神,他勇敢、坚决地做他自己认为应做的事,在文化战线上打着大旗冲锋陷阵,难怪有的人那么恨他! 鲁迅在日本留学,住在十里洋场的上海,他和洋人,和大官打过不少交道。但他对帝国主义,对买办大亨,对当权人物,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宁可流亡受苦,也不妥协。鲁迅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多伟大的作品,和他这种高尚的人格是分不开的,学习鲁迅,我想先得学习他这种高尚的人格。 (节选自闻一多《在鲁迅逝世八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1)(★★)【悟标题】阅读材料一,从作者写作目的的角度,分析诗歌不直接以“纪念鲁迅”为题,而取名“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原因。(3分) 答:                             (2)(★★)【品内容】阅读材料二,作者为什么说鲁迅“是中国历史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