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503003

【核心素养目标】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5 垂直 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10-2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7507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26张,课件,垂直,上册,核心
  • cover
(课件网) 第6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6.5 垂直   1.知道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会用三角板或量角器过一点画直线的垂线; 2.会运用垂线的定义和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观察、分析、猜想、概括的学习过程,学会精练、准确地作图. ◎重点:垂线的定义、性质. ◎难点: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的理解及垂线性质的探究过程.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面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有哪些情况,有什么共同特点吗?结合小学学过直角的概念,引入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垂直. 垂直的定义 阅读课本本课时第169页第二个“议一议”以上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AOC= 90° ,则我们称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B ⊥ CD,交点O叫做 垂足 . 2.(1)应用格式. 因为∠AOC= 90° , 所以 AB⊥CD .(垂直的定义) (2)反之,如果AB⊥CD,那么∠AOC= 90° . 90° ⊥ 垂足 90° AB⊥CD 90° 垂线的画法、性质 阅读课本本课时第169页第二个“议一议”到第170页练习前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阅读时注意:①画垂线时,应画成直线;②体会“有且只有”的含义) 1.如图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 无数 条. 图略. 2.如图2,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 1 条. 图略. 无数 1 3.如图3,过直线l外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 1 条. 图略. 1 4.垂线的画法: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让直角三角板的一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左右移动三角板,使其另一直角边经过已知点,沿此直角边画直线,则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归纳总结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 有且只有一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有且只有一 学生画垂线时,要强调步骤,用三角板画垂线要做到:一靠二过三画线,老师做好示范,让学生根据步骤画,学生不规范的作图操作要随时纠正. ·导学建议· 垂线段的性质 阅读课本本课时第171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阅读时注意“点到直线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垂线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如图,点P与直线l上各点所连接的线段中,线段 PO 最短. PO 2.测量线段PO的长度,并指出点P到直线l的距离. 测量略,点P到直线l的距离即为线段PO的长度. 归纳总结 1.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 垂线段 最短.简单说成: 垂线段最短 . 2.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垂线段 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段 垂线段最短 垂线段  1.在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不能判定这两条直线垂直的是( B ) A.对顶角的和为180° B.四个角之和为360° C.三个角相等 D.有一个直角 B 2.下列各图中,过直线l外的点P画直线l的垂线,用三角尺操作正确的是( C ) C 3. 如图,P是∠AOB的边OB上一点. (1)过点P画OB的垂线,交OA于点C. (2)过点P画OA的垂线,垂足为H. (3)你能否不通过度量比较出PH与PC、CO的长短吗?说明你的理由. 解:(1)(2)所画图形如图所示. (3)线段PH的长度是点P到直线OA的距离,线段CP的长度是点C到直线OB的距离,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PH<PC<OC. 垂线段的定义 1.若P为直线l外一点,A、B、C为直线l上的不同的点,其中PA=3,PB=4,PC=5,那么点P到直线l的距离( D ) A.小于3 B.等于3 C.大于或等于3 D.小于或等于3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什么线段最短? 垂线段最短. D   变式训练 如图,BC⊥AC,C为垂足,BC=8 cm,AC=6 cm,AB=10 cm,则点B到AC的距离是 8 cm,点A到BC的距离是 6 cm,A、B两点间的距离是 10 cm,点C到AB的距离是 4.8 cm. 8 6 10 4.8 垂线的性质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垂足为O,如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