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16415

2024届高三上学期语文读写练素材:古韵新声,寻觅传统与现代的共鸣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21次 大小:280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届,现代,传统,寻觅,新声,古韵
  • cover
2024届高三上学期语文读写练素材 (第164期) 主题:古韵新声,寻觅传统与现代的共鸣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已经进入环绕火星轨道的中国探索器“天问1号”何时着落备受关注。“天问”一词来自屈原创作的长诗《天问》,作者从自然现象一直追问到神话和历史,体现出了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探索精神。 无独有偶。中国的探月工程称作“嫦娥工程”;作为地月通讯和数据中转站的卫星叫“鹊桥";热词"小康社会”中的“小康”源出《诗经·大雅》“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华为开发的操作系统命名“鸿蒙”,“鸿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天地之前的远古时代…. 你所在学校的校刊要开设“传统与现代”专栏,请你向专栏投稿,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要求根据所给材料,撰写一篇关于“传统与现代”的专栏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材料中提到了中国的一些现代科技项目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如“天问1号”、“嫦娥工程”、“鹊桥”、“小康”和“鸿蒙”。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立意: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发展。可以从科技项目的命名、技术创新、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来分析,提出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互融合的建议。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分析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以及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可以从科技项目的命名、技术创新、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来讨论,阐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创新与传承:讨论如何在创新中传承传统文化。可以从科技项目的命名、技术创新、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来分析,提出如何在创新中保持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文化自信:探讨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树立文化自信。可以从科技项目的命名、技术创新、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来分析,提出如何增强文化自信的建议。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关系: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可以从科技项目的命名、技术创新、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来讨论,阐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在撰写文章时,应结合材料,谈谈自己对“传统与现代”的理解和思考。同时,要注意行文的逻辑性和说理性,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佳作赏析一】 古韵新声,寻觅传统与现代的共鸣 悠悠岁月,流转于古今之间,时光的脉络上,承载着一个个古老的传说,见证着一次次崭新的突破。身处新时代,我们血液中流淌着传统文化的基因,眼中闪烁着现代科技的光芒。当传统遇见现代,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让我们一起倾听那古韵新声的共鸣。 “天问一号”穿越时空,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火星梦。那“天问”一词,源自屈原的长诗,诗人从自然现象一直追问到神话和历史,展现了无尽的怀疑精神和探索精神。如今,这颗探索之火,已经燃遍了整个中华大地。从古人对宇宙的追问,到今人用科技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我们不禁感叹:传统与现代,在这浩渺宇宙中交织出最美的画卷。 无独有偶,我们的探月工程名为“嫦娥工程”,卫星通讯名为“鹊桥”,热词“小康社会”的“小康”源出《诗经》,“鸿蒙”操作系统寓意着远古时代。这些名字背后,都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它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起了古与今的时光长廊,让我们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中,不忘传统文化的滋养。 我国古代诗人杜甫曾写道:“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八阵图,便是现代数学中的矩阵。千年之后,矩阵在现代科技领域中广泛应用,从军事、物理到计算机科学,无处不在。这不禁让人惊叹:古人的智慧,竟然与现代科技息息相关。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