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19896

3.2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控制内分泌系统课件(共2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50286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3-2024,必修,选择性,科版,生物,学期
  • cover
(课件网) 脑干 呼吸 循环 会 面神经末梢+右眼轮匝肌 左眼→三叉神经→a→g→c→面神经→左眼轮匝肌 最长:左眼→三叉神经→a→e→d→c→面神经→左眼轮匝肌 外正内负 Na+ 外负内正 前 减少 不认同。根据实验结果,单独LCX处理前后,谷氨酸含量并未提高。 不认同。LCX的作用位点是AMPA受体,位于突触后膜,LCX不影响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 开发研究一种药物,既能缓解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又不影响其镇痛效果。 感受器 CeA(或甜觉皮层区) 苦味食物刺激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导GCbt区产生苦觉,抑制甜味中枢,使兴奋难以传导CeA区 原理:长期甜食摄入多,产生多巴胺,机体多巴胺受体数量会_____,之后引起兴奋的多巴胺含量就_____。 每天用适量,等量且适宜浓度的生理盐水(蒸馏水、清水)灌胃处理,持续7天 检测三组小鼠的多巴胺阈值 乙2=甲2>丙2 乙4>甲4>丙4 下降 上升 第一种 激素与受体结合,最终激活了引发基因表达,诱导某种蛋白质合成,蛋白质产生后发挥特定生理功能。 激素:脂溶性小分子 如性激素、甲状腺激素 受体位于细胞膜内。 七、激素调节的原理 第二种 激素与受体结合,最终激活了某种酶活性,产生某种化学反应,引发生理过程。 激素:大分子或者亲水性小分子。 如胰岛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 受体位于细胞膜上。 七、激素调节的原理 激素调节特点 1.无导管,分泌后,进入血液 2.微量高效、作用后立即失活 (与酶不同) 3.只是调节作用:不催化,不提供能量 4.运输不定向,定向作用靶细胞 5.受体:膜上或膜内、核内 八、激素调节的特点 神经系统通过 下丘脑控制内分泌系统 第二节 如何研究内分泌系统? 食欲不振体态臃肿 精神萎靡反应迟钝 观察现象 肿大的是什么? 它与各种病症有什么相关性? 提出问题 假设肿大的是甲状腺,其产生物质过多或过少? 做出假设 设计实验 科学验证 找出病因 得出结论 假说演绎法 实验设计 正常小鼠 切除甲状腺 注射或饲喂甲状腺激素 不做处理 食欲不振 精神萎靡 体态臃肿 食欲旺盛 精神亢奋 体重减轻 正常 注射或饲喂甲状腺激素 不做处理 恢复正常 研究内分泌系统的方法:切除法,饲喂法 呆小症 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症状 成年人缺乏症状 幼年时缺乏症状 甲亢 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多 甲状腺激素(P56) 1种类: 2产生部位:甲状腺 3作用部位: 4具体作用: T3和T4 两种 ,含碘,小分子物质 靶细胞:全身细胞 1)促进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促进生长发育。(小) 2)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呆) 3)是胎儿和新生儿脑发育的关键因素。(呆) 4)促进骨骼发育。(小) 当寒冷时,人体甲状腺激素会分泌增加。内分泌系统如何感知到寒冷?神经系统如何影响激素分泌呢? 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生长激素 催乳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促########激素释放激素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抗利尿激素 催产素 下丘脑和垂体结构和功能关系 丘脑 垂体 腺垂体 神经垂体 下丘脑神经分泌 细胞 垂体门脉 下丘脑垂体束 (一束轴突构成) 没有直接的神经联系,主要通过特殊的血管系统———垂体门脉系统发生功能联系 有直接的神经联系。 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抗利尿激素 催产素 实质由下丘脑产生,通过神经细胞运输到垂体,垂体释放到血液 下丘脑 垂 体 甲状腺 寒冷等刺激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 (+) (-) (-) 新陈代谢,抵御寒冷 (+) 负反馈调节 调节机制: 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感受器 分 级 调 节 甲状腺激素等各种激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少量且稳定的。 如何保证激素含量稳定呢? 判断: 甲患者可能是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