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31367

统编版必修上册2.2《红烛》说课稿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281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必修,上册,红烛,课稿
  • cover
《红烛》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红烛》。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春的价值”。青春是花样年华。怀着美好的梦想、纯真的感情,带着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我们就此迈出人生的重要一步。本单元的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创作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对青春的吟唱。作者或感时忧国、抒发情怀,或感悟人生、思考未来,让我们体验到各具特色的文学表达,点燃澎湃的青春激情。学习本单元,要结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要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尝试写作诗歌。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红烛》是一首诗歌,共九节,作者闻一多。《红烛》化用“蜡炬”这一古典意象,赋予它新的含义,赞美了红烛以“烧蜡成灰”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注意体会诗人如何借助与红烛的“对话”表达青春的困惑与希望,以及对理想的坚毅追求。洋溢在诗中的幻想和情绪渲染,感叹词的回环使用,诗句长短错落形成的节奏美,也是欣赏时要关注的。学习这首诗作,要多借助朗读,理清诗歌的抒情脉络,把握意象的内涵,感悟诗人抒发的情思,体会象征手法的运用。 二、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诗歌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强表达心中情感的方法。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3.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新诗的魅力,理解诗歌的结构美、情感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2.教学难点: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诗歌。高中语文的学习是要把知识更深入,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加强引导,教学要更深入更细致,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建议教学时提前布置学生自学。在课意上以讲授与讨论相互结合的形式进行讲授。 五、说教学方法 启发式、阅读感悟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准备: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挂图。 七、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谈话导入。 1.读小诗,猜人物 下面四句诗中所说的诗人是谁? 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 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2.生:闻一多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闻一多的《红烛》中。 板书课题:红烛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介绍闻一多 1.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2. 说背景:有谁知道闻一多先生为什么写作这首诗歌? 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 3.说体裁: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歌? 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