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533068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课件(共16张PPT) 2023-2024学年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日期:2025-05-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8001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3-2024,上册,八年级,学年,眼睛,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1.观察人眼剖视图,了解眼睛成像,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 2.了解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3.养成注意用眼卫生、自觉保护视力的习惯。 ◎重点:近视镜、远近镜的成因及矫正,生活中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 1.要仔细阅读课本中人眼解剖图,注意班上近视眼同学的眼球的凹凸情况,同时用手摸一摸眼镜,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2.大致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有关情况。 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完成“活动1 研究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 1.人眼的结构:晶状体相当于 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 光 。 2.来自物体的光线经 晶状体 在 视网膜 上成一个 倒立、 缩小 的 实 像,再通过 视神经 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 凸透镜  光 屏  晶状体  视网膜  倒立  缩小  实  视神经  3.近视眼是怎样成像的?应该如何矫正? 答 远处景物经过晶状体后所成的像位于视网膜前。矫正的方法是佩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4.远视眼是怎样成像的?应该如何矫正? 答 来自近处物体反射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方法是佩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5.眼镜的度数等于 镜片焦距的倒数乘100得到的数值 。请你计算一个焦距是0.5 m的老花眼镜片(凸透镜)的度数。 答 ×100=200(度)。 镜片焦距的倒数乘100得到的数值  影像的保存 完成“活动2 认识照相机”。 6.同学们都看过照相机,则: ①像比物体大还是比物体小? 小 。 ②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 倒立 。 ③物距大还是像距大? 物距大 。 由此可知:照相机的原理是 物体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能在异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小  倒立  物距大  物体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 能在异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7.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凸透镜 ,胶片相当于 光屏 ,它主要由 镜头 、 光圈 、 快门 和 暗盒 组成。因此,拍照时被摄景物应在镜头的 二倍焦距以外 ,调节 镜头到胶片 的距离,使物体在胶片上成一个 倒立 、 缩小 的 实 像。拍近景时镜头应往 前伸 (选填“前伸”或“后缩”)。 凸透镜  光屏  镜头  光圈  快门  暗盒  二倍焦距以外  镜头到 胶片  倒立  缩小  实  前伸  眼睛的好帮手 8.(1)显微镜主要由 物镜 和 目镜 组成,通过它们可形成物体 放大 的虚像。 (2)显微镜成像原理是被观测的物体在 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经物镜折射后,在目镜的 一倍焦距以内 成 倒立、放大的实像 ,这一实像又经目镜成 正立、放大的虚像 。 物镜  目镜  放大  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 焦距之间  一倍焦距以内  倒立、放大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 像  9.(1)望远镜主要也是由 物镜 和 目镜 组成的,通过目镜观察到的是物体的 虚 像,看起来物体好像被移近了。 (2)*望远镜成像原理是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折射后,成 倒立、缩小的实 像,这个实像成在 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再经目镜作用成 正立、放大的虚 像。 物镜  目镜  虚  倒立、缩小的实  目镜的 一倍焦距以内  正立、放大的虚  1.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凸透镜 ,眼球后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人眼看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 倒立 、缩小的 实 像。图示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 凸(圆) 一些。像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佩戴 近视眼镜 (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凸透镜  倒立  实  凸(圆)  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