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点十 功和机械能———中考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分布 分值比率 考点 知识点 分值 题型 功和机械能 6% 功 3到8 选择、填空、计算 功率 动能、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 知识小结 知识点一 功 1.功 (1)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机械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类型 力和距离的关系 举例 不劳无功 物体移动了距离,但在运动方向上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球离开脚后,依靠惯性前进,人没有对球施加力 不动无功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静止不动 搬石头而未搬起,人对石头的力没有做功 垂直无功 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 提着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前行,人提物体的力没有做功 2.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用W表示。 (1)公式: (W ——— 功 ——— J) (F ——— 力 ——— N) (s———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m) 变形式:。 (2)正确估计:将两个鸡蛋举高1 m做功约为1 J;一个中学生从一楼走上二楼做功约为1 500 J;将地面上的物理课本捡起来,人对课本做功约为2 J。 (3)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用机械省力必定费距离,省距离必定费力,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知识点二 比较做功的快慢 1.判断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 ①相同时间内比较做功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②做功相同,比较时间长短,时间短的做功快。 2.功率:在物理学中,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作功率。 (1)公式 (P———功率———W) (W———功———J) (t———时间———s) 变形式:(仅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 (2)物理意义:功率是用来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3)正确估计:人骑自行车时的功率为60~80 W,人短跑时的功率约为400 W,轿车发动机的功率约为100 kW。 知识点三 机械能及其转化 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2.机械能 分类 定义 影响因素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质量m和速度v 势能 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 质量m和高度h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材料的弹性和形变程度 3.机械能转化与守恒 (1)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有阻力时,动能与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会减少。 (2)没有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实验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质量不同的钢球、木块、木板、斜槽等。 实验装置图 实验方法: (1)控制变量法 (2)转换法:通过木块在水平木板上移动的距离的远近来反映钢球动能的大小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将同一钢球分别从斜槽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观察木块被撞击后在水平木板上移动的距离。(目的是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2)将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槽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观察木块被撞击后在水平木板上移动的距离。(目的是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分析与论证 (1)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2)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交流和讨论 (1)实验中将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槽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使钢球到达水平木板上的速度相同。 (2)在钢球从斜槽上滚下的过程中,钢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木块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木块收到水平木板的摩擦力。 (4)若水平木板绝对光滑,钢球和木块将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不能通过比较木块在水平木板上移动的距离的远近来反映钢球动能的大小。 实验 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