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33889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情景交融(含解析)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303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情景交融
  • cover
诗歌专题训练--情景交融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灵隐寺月夜 清·厉鹗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注:这首诗创作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其时作者馆于杭州汪氏听雨楼。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位于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山东南麓,背靠北高峰且面朝飞来峰,寺中有冷泉亭诸名胜。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了诗人初到灵隐寺的感受,秋叶入山,寒气袭人,山谷和佛寺都沐浴在白光中,冷泉叮咚,别有一番幽意。 B.颔联写了山间的景色,月亮高悬,流水清晰,一片沉静。颈联写寺院,勾勒出灵隐寺一带的环境,一盏明灯散发微光,衬托四周的静,孤独的磬声弥漫天空。 C.尾联写归途,诗人畏惧老虎,在山路上闻风色变。 D.全诗写灵隐寺月夜景象、感觉,突出了山中佛寺的空幽冷寂,从而抒发了诗人轻松喜悦的心境。 2.颔联写了山间的景色,诗人是如何使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进行描绘的?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①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乱让作者饱受磨难,家境贫困,故而开篇“何事居穷”的质问就带有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B.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以战乱中社会的纷扰反衬了弟侄静心好学尚礼的品格。 C.尾联是对侄子的慰勉之辞,作者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鼓励弟侄珍惜时间、努力用功。 D.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少有雕琢的痕迹。 4.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加以分析。 阅读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叙别开头,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流露出与友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 B.颔联写诗人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的前途,面对眼前美好的春天景色昏昏昏沉沉以至独自睡着了。 C.颈联写出诗人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不得志与多病促使他想辞官归隐,但看到流亡的百姓又使他心怀惭愧。 D.尾联以感激李儋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作结,道出寄诗的用意,作者望月相思,可以看出他极需友情的慰勉。 6.有人说这首诗“前四句情景交融,颇为推美”,你同意这种评论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这首词是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写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是全词的纲领,接着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画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 B.“垂柳阑干尽日风”一句,写出了栏畔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生动优美。 C.下片前两句写游人散去,笙歌渐息,词人触景生情,心境也产生了复杂微妙的变化。 D.下片后两句写室内景,既有对人物的动态描写,又以双燕飞归营造出轻灵的意境。 8.这首词运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真切动人。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边城独望 马戴 聊凭危堞望,暗起异乡情。 霜落蒹葭白,山昏雾露生。 河滩胡雁下,戎垒汉鼙惊。 独树残秋色,狂歌泪满缨。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