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34617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专练课本素材类(含解析)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335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
  • cover
材料作文专练--课本素材类 1.根据下面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一、高二两年,从必修一到必修五,大家在语文课上学习了不少优秀的文章,有哪些篇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一篇介绍给你的学弟学妹,让他们了解这篇课文,力争让他们也喜欢上这篇课文。 要求:①介绍的课文必须从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教材中挑选,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封面,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材的封面,不仅印有书名、编著者和出版者的名称等实用信息,更因编著者精心甄选的图片而具有丰富的意蕴。人教版必修教材共有五册,编者设计封面时为必修一至必修五选择的图片依次是黄河、长江、长城、大海、雪山。 为什么选择这些图片 它们的顺序可否调换请根据你的感触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走过人教版《语文 必修1》,我们认识了勤劳、善良、疼爱自己乳儿的大堰河,忠心爱国、擅长外交辞令的烛之武,忠肝义胆、英勇无畏的荆轲,头脑简单、刚愎自用、有妇人之仁的西楚霸王项羽,圆滑机警、胸有城府的刘邦,神采奕奕、幽默睿智的梁任公……这些形象个性鲜明,装扮了美丽的语文园地。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种充满个性、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肯定也有不少。 请同学们以文学作品中或者自己身边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为描写对象,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人物个性特征,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语文必修四《信条》这篇文章中,美国作家富尔格姆提出了生活、做事和为人的信条,如:“有东西大家分享”“公平游戏”“交还你捡到的东西”“惹了别人你就说声对不起”“吃东西之前要洗手”“便后冲洗”“生命会死亡”“当你们出门,要注意来往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人生原来可以如此简化的,简化为幼儿园学过的基本规则。 对于以上的“信条”,你怎么看?请从中选择两三则信条,写一篇文章向你的同学好友小明分享一下或者表达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姓名;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例文: 《赤壁赋》,不得不读的佳作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第一,“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表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第二,“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第三,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