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66000

【备考2024】中考历史二轮强化复习 专题10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16036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演变,格局,世界政治,世界大战,两次,专题
  • cover
(课件网) 专题10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中考专题复习 一、两次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 项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时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性质 帝国主义战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导火索 萨拉热窝事件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爆发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军事集团 协约国集团:英(核心)、法、俄等 同盟国集团:德(核心)、奥匈意等 法西斯同盟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主要备战国 德国 德国、日本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重要转折点)、珍珠港事件(二战达到最大规模)、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人两线作战)、百团大战等 一、两次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 项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中出现的新式武器 飞机、坦克 原子弹 结束标志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轴心国失败 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 1920年成立国联 1945年成立联合国 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这场战争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 (3)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启示教训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3)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一、两次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 图示重点 反映史实:图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要战役,该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反映史实:图一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与英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以它们为核心分别形成了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反映史实:图三反映的是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反映史实:图四是1944年6月,美、英盟军渡过英吉利海峡,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拓展延伸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一、两次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 横向对比     名称 项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不同点 持续时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爆发情况 由突发事件(萨拉热窝事件)引起 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 对立集团 同盟国、协约国 轴心国集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重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等 性质及 特点 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纵向归纳 相同点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影响 都给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都改变了战后的世界格局;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世界格局 战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 启示: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3)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4)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二、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政治格局演变 名称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冷战后的多极化趋势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