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66751

四川省绵阳南山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23076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四川省,绵阳,南山,名校,2023-2024,学年
    绵阳南山中学2023年秋季高2022级12月月考 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F19 Cu64 Ar40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2022年12月4日随着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宫课堂”在中国空间站的开展,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空冰雪实验”中,乙酸钠过饱和溶液结晶形成温热“冰球”,该过程放出热量 B. “五环实验”中,向乙酸溶液中滴加甲基橙溶液后变成黄色 C.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水油分离实验”中,能通过分液实现水和油的分离 D. 由“泡腾片(主要成分为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实验”可知,酸性:碳酸Ka1>柠檬酸Ka1 【答案】A 【解析】 【详解】A.乙酸钠在温度较高的水中溶解度大,容易形成过饱和溶液,这种溶液只要有一点结晶或颗粒,就能迅速结晶并放出大量热量,A正确; B.乙酸是弱酸,向乙酸溶液中滴加甲基橙溶液后变为红色,B错误; C.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的方式,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无法通过分液分离水和油,C错误; D.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此柠檬酸酸性强于碳酸,碳酸Ka1<柠檬酸Ka1,D错误; 故答案选A。 2. 下列各元素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N、O、F的电负性依次减小 B. 、、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C. 符号为和的基态微粒的轨道表示式相同 D.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N、O、F的电负性依次增大,故A错误; B.最外层为全满稳定结构,其第一电离能大于Al,故B错误; C.的轨道表示式:,的轨道表示式:,两者相同,故C正确; D.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3. 下列Li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高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能量最高的状态应在较高能级有更多的电子,图D中2p能级上电子数最多,能量最高。 故选D。 4.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向氯水中加入CaCO3固体提高HClO的浓度 B. 盛有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液的试管浸入热水时迅速变浑浊 C. 向0.1mol/LK2Cr2O7溶液中滴入10滴浓NaOH溶液,溶液由橙色变黄色 D. 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水中存在,加入CaCO3固体,与HCl反应,平衡正向移动,使HClO浓度增大,与勒夏特列原理有关,A不符合题意; B.盛有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液的试管浸入热水时迅速变浑浊,属于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与平衡移动无关,则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符合题意; C.根据反应,加入NaOH溶液,与H+反应,平衡正向移动,与勒夏特列原理有关,C不符合题意; D.存在,加压开始时,组分中NO2的浓度增大,气体颜色加深,随后平衡正向移动,NO2浓度逐渐减小,气体颜色变浅,与勒夏特列原理有关,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外加电流法中,高硅铸铁惰性辅助阳极的作用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B. 电解冶炼镁、铝通常电解熔融的MgCl2和Al2O3,也可电解MgO和AlCl3 C. 利用焓判据可判断N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