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599508

5.4地球上的水循环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教科版(文字版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11-1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145580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期,解析,答案,文字版,教科,物理上
  • cover
5.4地球上的水循环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形成的是( ) A.护目镜上的“水雾” B.早春,冰雪消融 C.玻璃上的冰花 D.热泉上的“白气” 2.仲春的江南偶尔也会下雪,原因是由于暖湿气流上升,遇到云中的小冰晶,水蒸气在小冰晶表面直接变成固态,使小冰晶越来越大,如果地面温度低于或接近0℃,下落时就会形成降雪.水蒸气在小冰晶表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凝固 C.凝华 D.先液化再凝固 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描述的是太阳升起后,露珠消失,这是因为露珠(  ) A.吸热熔化 B.放热凝华 C.放热液化 D.吸热汽化 4.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战士口中呼出“白气” C. 深秋草叶上形成白霜 D. 马路上洒的水变干 5.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冬天哈出的“白气” B. 迷雾消散 C. 北方美丽的雾凇 D. 正在消融的冰凌 6.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樟脑变小 B.美丽雾凇 C.云雾缭绕 D.海浪冻结 7.对下列自然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液化石油气液化的方法是压缩体积 B.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樟脑丸变小升华吸收热量 D.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了雾 8.寒冷的清晨,一杯冒着“白气”的热茶,温暖了我们的手,也温暖了我们的心。关于“白气”产生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  ) A.升华和凝华 B.升华和液化 C.汽化和熔化 D.汽化和液化 9.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汽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10.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中,其对应描述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草叶上的露是液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C.山峰间的雾逐渐消散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D.“雾凇”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二、填空题 11.用久了的白炽电灯的灯丝会变细,灯泡玻璃会发黑。变细是因为灯丝中的钨发生了 现象;灯泡玻璃会发黑是因为气态的钨 (选填“升华”、“凝华”、“汽化”或“凝固”)形成的。 12.下列生活和自然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属于凝华的是 。 A.夏天吃冰棒解暑 B.秋天早晨的露水 C.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D.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E.衣服晒干了 F.严冬,室内玻璃窗上形成冰花 13.小明在电影《长津湖》中看到志愿军战士眉毛上结了厚厚的一层霜,霜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 形成的;志愿军战士吃像石头一样硬的结冰熟土豆,冰是土豆中的水 形成的,这一过程需要 。(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后一空填“吸热”或“放热”) 14.请把如图所示四个实例的描述补充完整。 (1)图A: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小华轻敲桌面,把耳朵贴在另一张课桌上的小燕 (选填“能”或“不能”)听见小华轻敲桌面的声音。把两张课桌分开一个小缝,小燕听见小华轻敲桌面的声音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图B: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当音箱发出声音时,烛焰会摆动。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3)图C: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半分钟后,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白霜; (4)图D:纸的着火点约183℃,酒精灯火焰温度约400℃,若将装有水的纸锅放到酒精灯上加热,发现纸锅没有燃烧,原因是: ;当水烧干后,纸锅 (选填“会”或“不会”)着火燃烧。 15.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而形成的,要放出热量,空气温度低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