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单元综合提升 四 ·知识网络构建· 区域协调发展 ·核心知识必备· 1.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利于增进社会公平,提高各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 利于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促进区域分工合理化。 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促进区域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 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尼罗河上游、中游、下游国家在水资源使用方面的矛盾不断凸显,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 (1)上游地区过度用水与捕捞,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也影响到下游地区的供水。 (2)上游、中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旱涝灾害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多,造成水库泥沙淤积等。 (3)下游地区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工业的发展导致污染严重等。 3.走向协作的区域发展 成立协作组织,统一规划管理。 水资源的协调利用与合理分配。 环境的协作保护与统筹治理。 4.“一带一路”合作的意义 (1)在全球层面 ①有利于塑造安全文明、和平和谐的国际秩序。 ②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2)对区域而言 ①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经济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 ②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③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3)对沿线各国而言:加强了沿线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沿线国家的发展。 (4)对我国而言:有助于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学科技能突破· 1.综合开发思路 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侧重点不同。一般情况下,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中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1)河流水能开发的自然条件 答题思路 常用答题用语 水能 水量 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落差 河流落差大 地形、地质 地形、地质条件有利于水电站的建设 (2)河流的航运条件 答题思路 常用答题用语 自然 条件 地形 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径流 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降水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 冰期 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 通航里程 河道宽阔平直,通航里程长 社会 条件 经济 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量大 人口、城市 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客货运输量大 如长江的航运条件分析可从如下方面来进行: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利于通航;下游江宽水深,通航能力大;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流域宽广,大小支流多,河网密,通航里程长;流域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航运价值高;与铁路、海港相连,便于水陆联运、河海联运。 (3)水资源的利用 主要用于供水与农业灌溉。解决季节性用水不足主要靠修水库蓄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靠采取跨流域调水或修引水工程的方式。 除了以上分析的几点外,还可以结合流域其他资源状况、环境问题来分析:一般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三大产业角度分析。类似于区域经济发展思路。 2.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及目的 治理措施 治理目的 建设水利工程(河流上中游)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 修建分洪、蓄洪区(河流中游)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修筑河堤,疏浚河道(河流下游) 防洪和航运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调整产业结构, 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 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 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 学以致用 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资源集中在_____(上/中/下)游河段,图中____水利枢纽是世界最大的水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