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611690

3.6.2 传染病及其预防 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5085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3.6.2,2023-2024,七年级,济南,生物,初中
  • cover
(课件网) 春季是流感的多发季节,开始时家里只有一个人患病,几天后家人陆续都开始出现患病症状,这是为什么呢? 第二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学习目标 1.能说明列举一些常见的传染病 2.能说出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 3.能说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 新知学习 疾病 名称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水痘 肺结核 近视 病毒性结膜炎 龋齿 蛔虫病 是否是传染病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 是 是 是 是 否 是 否 是 分析讨论 常见的传染病 都是眼部疾病,为什么有的病能够传染?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主要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等特点。 病原体: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许多的致病生物,凡是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病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等,都是病原体。 埃博拉病毒 结核杆菌 蛔虫 病原体 细菌 病毒 寄生虫 血吸虫 肺结核 结核杆菌 破伤风 埃博拉病毒 艾滋病 埃博拉 蛔虫病 蛔虫 艾滋病病毒 血吸虫病 破伤风杆菌 病原体与传染病 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传染病可分为: 传染病的分类: 1、呼吸道传染病 2、消化道传染病 3、血液传染病 4、体表传染病 类型 概念 传播途径 多发时间 常见病例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病原体侵入呼吸道黏膜引起的传染病 飞沫和空气 冬、春两季 流感、白喉、百日咳、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 病原体侵入消化道黏膜引起的传染病 饮水、饮食 夏、秋两季 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蛔虫病、蛲虫病 病原体通过吸血的动物进行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 吸血动物(如蚊、虱、蚤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 病原体通过皮肤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 接触传播 狂犬病、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癣、淋病 阅读课本111页,完成表格: 思考 流行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流感患者的鼻涕、唾液和痰液中有大量的流感病毒。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接触过流感患者及其用品可能传染上流感。与青壮年相比,老人、孩子更容易患流感。 资料分析 传染病的预防 通过上述资料分析,你能概括出传染病在人群中如何流行吗? 传染病流行的 三个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流行性感冒流行的基本环节示意图 流感患者 (携带流感病毒) 讲话、咳嗽、空气传播病原体 飞沫悬浮于空气中 散播病原体 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我们应该怎么样预防传染病? 思考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切断其中任一环节,就可以终止传染病的流行。 控制 切断 保护 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控制传染源 对可能带有病原体的动物或产品进行消毒或焚烧 对进出疫区的所有人和车进行消毒等一系列防控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常通风 勤洗手 污水处理 保护易感人群 锻炼身体 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的地方。 接种疫苗 学校将有病学生上报 经常开窗,空气流通 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 肺结核患者隔离治疗 接种疫苗 勤洗手 体育锻炼 戴口罩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连一连 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 ,英文缩写是AIDS , 中文译名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其英文缩写为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中文译名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病毒 HIV侵入人体,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淋巴细胞)进行攻击和破坏,致使体内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