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11章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选择题 1.生物界一切活动的不竭动力最终来自( ) A.光 B.水 C.空气 D.温度 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 ) A.只在白天 B.只在晚上 C.在白天和晚上 D.只在光下 3.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是( )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B.水+二氧化碳有机物+二氧化碳 C.水+氧气有机物+氧气 D.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气 4.小梅穿着白裙子坐在草地上,后来发现裙子的一部分被青草染成了绿色,使用下列哪种液体最容易将裙子洗干净( ) A.酒精 B.肥皂水 C.洗衣粉水 D.沸水 5.玉兰等植物在初春时节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下列关于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推测错误的是( ) A.主要是依靠导管运输至花瓣中 B.通过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形成 C.主要是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起来的 D.这些有机物能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6.“水果皇后”草莓营养丰富。使草莓果实增重的物质主要来自( ) A.土壤中的水分和阳光 B.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 C.土壤中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土壤中的有机物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7.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下列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B.光合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C.有机物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D.光合作用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8.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A.溶解淀粉 B.消毒叶片 C.溶解叶绿素 D.洗涤叶片上的灰尘 9.某小组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来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该实验是为了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 ) A.水 B.氧气 C.阳光 D.二氧化碳 10.下列实验中,碘液的使用目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B.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C.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11.下表所列选项中,采用的步骤或方法与目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或活动 步骤或方法 目的 A 观察草履虫 在载玻片的培养酒里放几丝棉花纤维 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 B 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 在量筒中滴加油滴 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 C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前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 一昼夜 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有 机物 D 观察种子结构 在玉米剖面滴一滴碘酒 子叶部分会变蓝 A.A B.B C.C D.D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将一颗枫树种子种到适宜的土壤里,多年后长成参天大树。枫树从种子到生长成大树的过程中,其增重部分主要来自于下列哪一项( ) A.阳光 B.二氧化碳 C.氧气 D.土壤中的无机盐 13.BTB(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在自然状态下呈蓝色,遇到二氧化碳后先变绿再变成黄色,如图,在A、B试管加入等量的BTB,通入等量二氧化碳气体,再分别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后密封。A试管放在光下,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需要光 B.实验还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C.一段时间后,A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 D.B试管溶液颜色先蓝后绿最终呈黄色 14.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下列实验步骤与相应目的不相符的是( ) A.把天竺葵放在暗处2~3天———消耗叶中原有的淀粉 B.用墨纸遮盖叶的一部分———排除光照对实验的影响 C.将叶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溶解叶中的叶绿素 D.向清水漂洗后的叶滴加碘液———检验有无淀粉产生 15.从海洋不同深度采集甲、乙、丙、丁四种藻类,测定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据图推测生活在海洋最深处的藻类是( ) A.甲 B.乙 C.丙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