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616057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事件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19765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届,审题,PPT,29张,课件,立意
  • cover
(课件网) 事件类作文之审题立意 壹 什么是事件类作文? 事件类作文  这种类型的材料结构常表现为:先列出一个生活事件或社会事件,事件中会有不同人物的不同行为,或者针对此事件的几方观点。写作任务则要求对材料中人物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评价。 对材料中人物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评价、表达褒贬,然后进一步或联想同类,或深究本质,或思考原因,或找到方法,这种作文在写法上称之为“就事论事”。 事件类作文示例1 (2018·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具体事件:“二战”期间,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加强对战机的防护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 从其中一个角度对这个事件进行分析思考 示例二   (2020·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不同人物有不同行为 针对此事件的几方观点 贰 如何审题立意? 【第一步】找到材料叙述的主体对象,画出重点句。 找对象 画重点 1.对象句:材料所述的人、事、景、物的名称。 2.描写句:描写景物状态、人物言行的重点词句。 3.叙事句:叙述事件过程的重点词句。(结果句最重要) 4.议论句:有观点倾向的句子重点词句。 5.抒情句:有强烈情感倾向的重点词句。  重点词句是材料中最能反映出思想情感、精神品质、社会现实或人生道理的词句。  第一步:找到材料叙述主体对象,画出重点词句。 示例   4月29日,尚先生把手机落在出租车上。他继后拨打那部手机,对方接听后立即挂断。 他又发短信表示,愿意出2000元“买”回手机。一小时后,尚先生收到回复,说要归还手机。后面才知道,捡到手机的人是一位年轻人。尚先生要酬谢他,但对方交还手机后就转身离去了。   当天晚上,记者联系到那位年轻人,年轻人说:“我本来无意归还,但看到手机里的照片和信息,发现机主刚刚给芦山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很受感动。我不能见利忘义,不能用贪心对待爱心。我也要像尚先生那样多一些真诚和友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对象1 行为1 对象2 行为1 行为1 情感2 观点2 观点2 行为2 【第二步】由果溯因,概括事件或写作对象的心理、品质、精神。 找对象 画重点 析原因 定内在  1.对象:  言行:  原因:  内在:  2.对象:  言行:  原因:    内在: “酬谢年轻人”“刚刚给芦山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 真诚、善良、有爱心。 “交还手机后就转身离去了”。 拾金不昧、有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