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渴望春天》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中的一首歌曲,是由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抒情歌曲。6/8拍节拍的运用使歌曲活泼、生动,表现出少年儿童对春天的渴望和对幸福、光明未来的向往。本节课通过走进春天(创设情景)———感受春天(歌曲演唱)———表现春天(音乐拓展)三个环节,结合音乐要素,以6/8拍节奏为主线展开教学,带领学生通过聆听、歌唱、歌曲表现等,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学会用明朗、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歌曲明朗、欢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唱、欣赏、打击乐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用富有表现力的歌声再现歌曲的意境。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歌曲《渴望春天》,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各种打击乐器 【教学重点】 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渴望春天》,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 准确掌握6/8拍、弱起小节、变化音、装饰音的演唱。体会它们在歌曲情感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走进春天 一、课前准备: 播放《春之声圆舞曲》 二、导入: 老师刚才播放的这首乐曲叫《春之声圆舞曲》。它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歌颂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作曲家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许多的音乐家都喜欢用音乐来诠释对春天的喜爱。奥地利的另一位音乐大师。也创作了一首表现春天的歌曲———《渴望春天》。请同学们欣赏由梦之声合唱团演唱的《渴望春天》,让我们在《渴望春天》的美妙歌声中,走近春天、感受春天吧。 (设计思路:用另外一首经典的表现春天的乐曲《春之声圆舞曲》引入歌曲《渴望春天》,激发学生对表现春天歌曲的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感受春天 三、学唱歌曲: (一)初步熟悉旋律,感受歌曲情绪。 1、第一遍聆听歌曲《渴望春天》: 带问题听歌曲:你从这首歌中感受到什么?说说这首歌曲表达的情绪?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三幅图片,请学生边欣赏歌曲边从三幅风格不同的图片中选择适合《渴望春天》情绪的图片。三幅图片分别表现暗淡忧伤、火红热烈和明亮欢快。引导学生感受三幅图片中情绪的表达。讨论后选择第三幅:明亮欢快。) 2、第二遍聆听歌曲,体会6/8拍的含义。 (1)出示歌曲的歌谱图谱,在6/8拍各拍用不同颜色的符号标记出拍子的强弱及重音位置。 (2)要求学生眼看图谱、手拍节拍。跟着音乐随老师律动,感受6/8拍的节拍特点。 (3)引导学生讨论:你能根据我们刚才的律动感觉到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吗?它在强弱的变化上有什么规律?这样的节拍对表现春天有什么作用? (设计思路:通过图谱的形式将6/8拍的强弱规律和节拍特点,直观的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带领学生随着音乐进行6/8拍的律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发现6/8拍的节拍规律特点及对于塑造音乐彤象的作用。) (二)学唱歌谱。解决歌曲重点难点。 1、熟悉歌曲旋律。用“噜”代替歌词轻声随老师的钢琴伴奏演唱。 问题:找出歌曲中难唱的小节或音符。 2、解决歌曲难点。 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弱起、变化音、装饰音、休止符等,通过手拍节奏,对比弱起与强起、休止符与非休止符的异同;音高模唱解决歌曲中变化音的音准,通过多种方法解决歌曲中的难点部分。 3、手划6/8拍的指挥图示,跟钢琴伴奏唱歌曲乐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