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626003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下册第四单元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二《善用多媒体》

日期:2025-10-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187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语文,高中,善用多媒体,生活,时代,信息
  • cover
《善用多媒体》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掌握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提高媒介素养,学习运用多种媒介展开有效的表达和交流。 3.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受信息时代多种传播媒介对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善用多媒介,提升思维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 运用不同类型的媒介对表现主题、传递信息、促进交往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总结,形成结论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获取信息、表达交流的方法。 难点:运用不同类型的媒介对表现主题、传递信息、促进交往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总结,形成结论 任务一:课前积累区 一、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 报刊 通常,报刊语言具有真实准确、简明精练、生动形象的特点。 ①真实准确。报刊作为一种最传统的目前仍然颇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介,且作为一种特殊性质的汉语书面载体,所传播的都是社会生活中最新、最有趣、最有价值的信息,读者众多,影响巨大。因此,报刊语言必须保证准确性,这也是新闻真实的一个基本要求; ②简明精练。措辞的简明精练,也是报刊语言的一大特点。新闻要准确、快捷地传递给读者,这就要求语言的表述要干净利落,因为报刊语言不同于文艺创作可以用很多修辞手法去叙述、描写。它要求既要简洁明了,又要尽可能给读者传达更多的信息; ③生动形象。报刊语言在追求准确、简明的表达的同时,还必须写得生动、形象。因为枯燥、单调、乏味的陈述,既不能感染受众,也不会引起受众的共鸣。所以,为了让报道更加生动、鲜活,许多文学写作方法被引入到了写作中,拟人、借代、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在使语言简明精练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报道的表现力 广播 广播语言具有口语化特征。应尽量减少书面语、冷僻名词的运用,采用简单的句式。播音时,一些口语语气助词,甚至一些口头禅,还要自然地带出来,在说话时要自然地停顿,语气平易,态度平和。 ①避免用同音不同义的词:如“期终考试”因与“期中考试”混淆,应读为“期末考试”; ②避免用半文半白的词语:如“将不同的中国结加以组合,间或配以玉石等饰物,便成为富含文化底蕴的工艺品”。“间或配以玉石等饰物”这句话如果改成“中间再搭配上玉石等饰物”,听众在理解上就要容易得多; ③避免用冗长的句子:长句子听众没有耐心听,也不容易理解;短句子听众容易明白; ④把单音节词改成双音节词:双音节词比单音节词广播起来更加上口,听起来更加顺耳。比如自———自从、前———以前、曾———曾经 电视 电视语言至少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画面语言,解说语言,现场语言和字幕语言。 ①画面语言,它是用纪实拍摄与画面编辑的手段传递直接、有效信息的语言方式,是我们最常用、也是能迅速掌握的电视语言; ②解说语言,在信息学范畴内属于间接信息,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解说词、画外音、旁白等; ③现场语言,包括现场实况录音、记者现场口头叙述、提问,以及与采访对象的对话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同期声”; ④字幕语言,是对画面语言、现场语言起补充作用的语言方式,有时也可以作为解说语言的补充。所以,也可以把它叫作补充语言 网络 ①词汇的创新性。网络是一个推崇个性化的场所,为网民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自由空间。相伴而生的网络语言,由于外来的束缚减少,在结构、表达方式上充分体现了网民的个性和创新性; ②语法的超常规化。由于网络是从西方舶来的新鲜事物,在网络语言的语法表达中,也受到英语语法的影响,出现了很多与传统汉语不同的语序。网络语言利用丰富的词汇、超越常规的组合方式形成了特有的语法结构,汉英混杂、符号和字母混用的情况在网络语言中十分普遍,有的已经成为网民的惯用语; ③表达方式的口语化。由于网络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