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665937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课内阅读精选题(二)(含答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5162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课内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课内阅读精选题(二)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课内阅读。 ①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 )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②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 )的青铜礼器,下至( )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 1.把文段中的句子填写完整。 2.上文最后一段的结构方式是( )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3.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圆明园的景观大致包括这几类:一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二是根据 建造的,三是 。 4.文章题为“毁灭”,却大肆描写“辉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你来到了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你可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 ),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6.选文第一句的故事可概括为 ,课文开头引用这个故事的作用是激发读者兴趣。 7.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写词语,这个词突出了太阳 的特点。 8.选文第二句话用了 的说明方法;第三句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太阳 的特点。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 疯狂)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明朗 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嬉戏 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阳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9.用“\”画去括号内用词不恰当的词语。 10.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1.松鼠喜欢什么时候出来活动?为什么? 12.你眼中的小松鼠是什么样子的?请写一写吧! 课内阅读。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3.语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著名的小说家 。 14.语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意思递进 D.表示声音延长 15.语段中画“ ”的句子是对母亲的 描写,从中我们能读出 16.语段中“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中的“烤”字能否换成“照”?为什么? 17.语段中“我的母亲”反复出现了三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认真阅读下面课文片段和课外短文,回答问题。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