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667404

古诗词诵读《过华清宫绝句四首(其一)》课件(共22张PPT)【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日期:2024-11-29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799192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中职,模块,基础,2023,高教
  • cover
(课件网)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晚唐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先生,号称杜紫薇(来源:中书省别名紫微省,因此人称其为“杜紫薇”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xiūzhuàn),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著有《樊川文集》。力倡“文以意为主”之论。其诗风豪爽清丽,后人称他与李商隐为“小李杜”。 写作背景 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修建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它位于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 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了《过华清宫》。 无人知是荔枝来。 长安回望绣成堆, 过华清宫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绣成堆:骊山,远远望去像一堆堆的锦绣。 千门:指骊山上众多宫门。 次第开:依次打开。 一骑(jì):指飞快的驿马。 红尘:扬起的尘土。 词语解释 长安回望绣成堆 从长安回望骊山,只见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锦绣 山顶千门次第开 山顶上一道道宫门逐层地开着 一骑红尘妃子笑 驿马奔驰神速,看不清所载何物 无人知是荔枝来 惟有杨贵妃在山上远望,知道是最心爱的荔枝被运来,欣然而笑 译文 首句中的“回望”什么主人公是在哪里望哪里? 长安回望绣成堆 主人公是站在长安回望骊山华清宫,看到骊山花卉树木苍翠,如同一堆堆的锦绣。 第二句中的“次第”暗示了什么信息? 山顶千门次第开 “次第”暗示着有重要军政要事要禀报深宫中的皇帝。 第三句中的“笑”的背后有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骑红尘妃子笑 那个“笑”字背后包含着诗人满腔的悲愤,因为为了这美人的一笑,全国上下有多少人要伤心落泪啊,这里暗用了“烽火戏诸侯”的典故,目的在于讽刺唐玄宗荒淫好色,为了一个妃子,不惜牺牲民力物力。 最后一句说“无人知是荔枝来”,有什么暗示含义? 无人知是荔枝来 专使快马加鞭而来,身后扬起一片尘土,速度如此之快,事情如此紧急,人们还以为是有什么重要事情要向皇帝汇报,结果专使不过是为妃子送来了荔枝而已,暗示了玄宗对贵妃宠溺之深。这样造成了强烈的讽刺效果,反映了帝王贵妃们骄奢淫逸的生活。 作者在诗中暗指唐朝为何没落? 统治者的骄奢淫逸,统治者沉溺在享乐之中,不体恤民情劳民伤财。 诗人对唐玄宗让专使送荔枝持怎样的态度?写作本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诗人态度:批判、否定,讽刺。 最终目的:借古讽今,以史讽今,警戒世君。 写作手法:此诗以小见大,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统治者荒淫骄奢生活的讽刺。 艺术手法 杜牧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诗人不直接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起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全诗不用难字,毫无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主旨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深刻讽刺了唐玄宗与杨贵妃奢侈靡烂的生活,也从另一个侧面表达了诗人对黎民疾苦的关心。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15889CB6F2617E9F794551B4B6BCE771B3345D07904DFD36AA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