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674010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单项选择60题 (含解析)

日期:2024-06-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39605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真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单项选择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2023上·河北唐山·七年级统考期末)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物种中,哪种不是从西域传入的( ) A.核桃 B.小麦 C.石榴 D.葡萄 2.(2023上·河南平顶山·七年级校考期末)成语“乱七八糟”源于两个历史典故。“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八糟”和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这两次变乱的共同原因是( ) A.地方诸侯王势力强大 B.“推恩令”的实行 C.民族矛盾激化 D.统治阶级的昏庸腐败 3.(2023上·山东淄博·六年级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校考期末)以下是历史辩论课上同学们评价曹操的一些观点。其中,符合论从史出原则的是( ) A.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B.曹操奸诈、狡猾、残忍、暴虐 C.曹操是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之一 D.曹操对历史进步有贡献,他统一北方,推行屯田、兴修水利,促进了北方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4.(2023上·四川德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发展与三个因素的关系是:生产力=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下图所示器物对生产力的发展能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2023上·吉林长春·七年级校考期末)秦汉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在( ) A.湘江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6.(2023上·辽宁鞍山·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四幅西汉与东汉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2023上·河北石家庄·七年级统考期末)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建议“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其客观原因是( )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兵皆罢归家” C.经济困难 D.人心思安 8.(2023上·福建厦门·七年级校联考期末)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棋比喻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发生在( ) A.商纣和周武王之间 B.夏桀和商汤之间 C.秦二世和陈胜之间 D.项羽和刘邦之间 9.(2023上·广东揭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作堰敢辞瘁,慰农愧少才。眷言秦太守,一步一低回。”诗中提到的“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 A.治理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 B.加强管理,并提倡依法治国 C.奖励耕战,使秦国迅速强大 D.修筑都江堰,解决岷江水患 10.(2023上·河北承德·七年级统考期末)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族贵族女孩可能经历( ) ①学汉语 ②穿戴汉族服饰 ③改汉姓 ④禁止与汉族贵族联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3上·河北承德·七年级统考期末)如表列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导致( )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岁)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A.诸侯势力的兴起 B.少数民族的内迁 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12.(2023上·云南保山·七年级统考期末)如下图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下列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分封制建立 C.周王室地位下降 D.诸侯争霸 13.(2023上·山东潍坊·七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其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此理念源于我国古代的(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4.(2023上·江西赣州·七年级校联考期末)《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