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歌剧之夜》 3.1洪湖水,浪打浪 1、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歌唱《洪湖水,浪打浪》,正确演唱前倚音、波音。 2、多种形式感受体验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感。 教学目标 歌剧于17世纪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是以音乐为主,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有多种样式和体裁。 什么是歌剧? 歌剧音乐:歌剧音乐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 声乐: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 器乐包括: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咏叹调是歌剧中主角们主要来抒发情感的主要唱段。 歌剧音乐分类 中国的歌剧的起源 二十世纪中国歌剧创作的拓荒者是黎锦晖,他创作了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共12部,在当时的中国曾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为中国歌剧创作开了先河。1934年聂耳和田汉推出《扬子江暴风雨》,这种“话剧加唱”的做法后来也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歌剧结构形式。 1945年4月,在延安演出的歌剧《白毛女》取得了成功,为我国的歌剧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阶段。 1.题材都是取自我国的本土内容,故事性强,情节感人而真实,在人物塑造上都比较典型,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2.大量吸收民歌,歌舞,小调戏曲等艺术素材和创作经验,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和名族风格的中国气派的艺术形式。 3.通过表演者的演唱来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故事情节的进展,唱段中的演唱者就是剧中的人物。 中国歌剧的特点 小结:中国歌剧的产生发展过程与特点 1.创作过程:探索阶段(1919———1944) 奠基阶段:(1944———1955) 深入探索阶段:(1956——— ) 2.特点:反应群众的斗争生活,创造了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性格唱腔。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和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既有时代的特点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洪湖水,浪打浪》这个唱段是歌剧《洪湖赤卫队》中唯一的一首抒情歌曲。选自歌剧的第三场“搜湖”。剧情发展是这样的:清晨,迎着冉冉升起的红日,脚踏洪湖万顷碧波,韩英与秋菊一起划船到芦苇深处去找战友。情不自禁地唱出“洪湖水,浪打浪……”借以抒发赞美故乡,憧憬未来的情怀。这首歌先由韩英独唱,而后是韩英与秋菊的二重唱。 选听唱段简介 歌剧《洪湖赤卫队》剧情简介 《洪湖赤卫队》是我国一部优秀的民族歌剧。湖北省实验歌剧团1959年首演于武汉。由《洪湖赤卫队》创作组编剧,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本剧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地区的革命斗争史实。描写以乡党支部书记韩英、赤卫队长刘闯为代表的洪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以彭霸天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英勇顽强斗争的故事。全剧共分六场:第一场《撤退》第二场《劫枪》第三场《搜湖》第四场《越狱》第五场《找党》第六场《胜利》。 初听歌剧《洪湖水浪打浪》 体会韩英怀着怎样的心情演唱歌曲? 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洪湖水,浪打浪:是歌剧第三场中韩英与女赤卫队员秋菊的二重唱。以抒情明快的格调、清新优美的旋律,表达出对家乡和共产党的赞美之情。 讨论讨论 歌曲的速度、情绪? 中速 优美的、抒情的 演唱形式? 女声二重唱 演唱的场景?什么人演唱? 洪湖水上 韩英和彩菊 抒发了什么感情? 抒发了韩英热爱家乡、热爱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 什么是装饰音?装饰音的作用是什么? 装饰音:用来装饰旋律的小音符及代替旋律型的特别记号,被装饰的音叫做主要音。 常用的装饰音有倚音、波音等。 在乐曲中根据内容需要,适当运用装饰音,可以丰富乐曲的表现力和有效的塑造音乐形象。 装饰音丰富了曲调,使得歌曲更加有特色、更加动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