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七律二首·送瘟神》 毛泽东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 新课导入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青年毛泽东 这两首诗1958年7月1日作于杭州,最早发表于同年10月3日《人民日报》。旧中国血吸虫病(民间俗称“大肚子病”)广泛流行于南方各省。此病由一种名为血吸虫的寄生虫引发,患者瘦弱不堪,腹部严重积水,常致残致死,危害极大。在瘟疫流行区,往往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萧条荒凉。建国后,共和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多次派出医疗队调查疫情义务治病。 创作背景 中共中央于1956年专门成立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很快,此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通讯。时值毛泽东在杭州视察,看到报上消息,兴奋无比,愉快写下这两首诗。 血吸虫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儿童得了此病,影响发育,甚至成为侏儒;妇女得了,多不生育;青壮年得了,影响劳动。此病到了晚期,腹大如鼓,丧失劳动力以至死亡,造成许多农村人烟稀少,田园荒芜,还出现了不少“寡妇村”、无人村。血吸虫病成为危害人民生产、生活、生育、生长、生命的一种严重疾病。 知识链接 据当时报载,江西省余江县是全国血吸虫病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余江兰田坂方圆50里,近50年内有3000多人患血吸虫病死亡,20多个村庄完全毁灭,14000多亩田地变成荒野,幸存者多数腹部肿得老大,面色消瘦苍白,即使能吃东西但也无法劳动”。这个县境内有 78.2%的面积分布有血吸虫病原体的钉螺,全县17万人口中有3.5万多人直接受到血吸虫的严重威胁。其中,建头村有 500 多户人家,1500 多口人,但由于血吸虫病的折磨等原因,每年都有许多穷人死去,不少人被迫逃往它乡,到解放时,全村只剩下8户、24口人了。 知识链接 解题 瘟神,(疫鬼)是谑称,又是拟人,危害之大赫人听闻。幼虫一旦侵入人或牲畜体内,无性繁殖,初下痢—>厌食—>消瘦—>无力—>死亡。无药可治,死亡率高。 朗读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 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朗读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字词解析 余江县:在江西。 华佗:三国时名医。 薜荔(bì lì):亦称木莲、鬼馒头。桑科,常绿藤本,含乳汁。叶厚革质,椭圆形,下面有凸出的网络。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富果胶,可制食用的凉粉。茎、叶、果供药用,有祛风除湿、通血活络、消肿解毒、补肾、通乳作用。 千村薜荔:形容村落荒芜。 遗矢:遗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派使者到楚国看廉颇,想召他抗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