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调集萃———龙船调 【教学内容】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调集萃》第一课《龙船调》 【教材分析】 《龙船调》是世界25首优秀民歌,是一首家喻户晓、传唱度极高的湖北民歌。歌曲音乐特点结构短小、曲调流畅、节奏鲜明,一首去掉反复演唱多段歌词,情绪活动。这首歌曲通过描绘渡河的场景,旨在加强学生对土家族民俗民风的理解和热爱。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民歌所在地区的特点,全面欣赏、重点欣赏《龙船调》;了解歌曲的音乐特点。 2.运用学唱、带唱、演唱等不同方法学唱歌曲主题曲,从而感受歌曲的地域特色。 3.让学生喜欢民歌,并对其相关音乐文化感兴趣。 【教学重点】学唱《龙船调》主题句,感受湖北方言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龙船调》的音乐特点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为学生创设歌曲对白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哪儿的方言?” 2.教师再次模仿对白,引导学生思考对白表达的含义。 介绍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引出歌曲名称:龙船调。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歌曲中的对白,引导学生感受摆渡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欣赏、学唱歌曲 (一)全曲欣赏 1.聆听整曲,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以及节奏特点 2.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歌曲为对唱,节奏自由,描绘了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妇回娘家时途径渡口,请艄公摆渡过河的生动画面) 【设计意图:欣赏歌曲,了解演唱形式、节奏特点,及场景特点,让学生对歌曲整体有一定的了解】 (二)聆听第一段,画旋律线 1.提问:听第一段歌曲,画出歌曲的旋律线; 2.根据旋律线,说出旋律特点; 【设计意图:带着不同问题的反复聆听,让学生对歌曲的旋律特点有初步的印象和了解,了解旋律的变化与土家族地理环境息息相关,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三)学唱主题曲 1.听第一段,找出主题句,共出现了几次? 2.各有什么特点?有何不同? (主题句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在开头,有明显的山歌风格,给人一种远距离打招呼的感觉。第二次出现在歌曲正式开始,节奏规整,律动性强); 3.教师示范,读第一句歌词,听辨哪个字用方言; 4.展示方言字读音,学生学习方言; 5.学唱主题句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学情,已经对歌曲有了初步的感受和方言的讲解,学唱过程较为顺利的完成。教师从示范、带唱、领唱等方法,让学生感受《龙船调》的民族特征】 聆听第一段 带着问题聆听第一段,找出曲中的装饰音,分析装饰音的作用 【设计意图:装饰音与民歌小调作品中,符合地区民俗民风、地理特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回顾 1.请学生回答,《龙船调》这首歌曲有哪些音乐特点? 节奏自由、旋律婉转、腔调高亢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龙船调》的特点感触颇深,可让学生自己小结音乐特点】 三、拓展 1.欣赏 伴随着《龙船调》音乐,欣赏湖北、土家族民俗风情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加深对《龙船调》歌曲、湖北民俗等理解】 2.跟着民歌游中国 聆听曾经学过的《茉莉花》、《军民大生产》两首歌曲,与《龙船调》的音乐特点相对比,感受不同地区、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民歌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将已经学过的民歌串联对比,了解不同特点的民歌与所处地区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四、作业 学习一首所在省份的民歌,结合民俗特点进行欣赏,感受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并为民歌制作一张名片。 【设计意图:探究学习所在省份的民歌,加深对省份民俗的学习与理解,采用实践作业的方式,为民族民间音乐发声。】 我们学习了《龙船调》这首小调歌曲,感受了湖北利川土家族的人文风情,我们更加理解了:民歌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关注民族民间音乐,喜爱民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