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713213

2023-2024学年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9 直线的相交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5-0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1024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3-2024,学年,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cover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9课时《 6.9 直线的相交(1)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经历探究对顶角的位置关系的过程,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探索过程,对顶角的性质.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者分析 经历观察、猜想、说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了解相交线、对顶角的概念,能从图中辨认对顶角;掌握对顶角的性质. 教学目标 1、了解相交线、对顶角的概念; 2、理解对顶角相等; 3、会利用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角的计算. 教学重点 对顶角相等的探索过程,对顶角的性质. 教学难点 利用有关余角、对顶角的性质,并且包含较多的说理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引入教师活动1: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两条直线相交的情景.如图若把交叉的两条公路看成两条直线AB、CD,则直线AB、CD相交于点O. 两条直线相交与交点: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 该公共点叫做这两条直线的交点. 学生活动1: 观察图片. 经历探究对顶角的位置关系的过程,建立空间观念; 活动意图说明: 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丰富的实例,通过分析具体的图形理解对顶角的概念,培养抽象的概括能力.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环节二:新课讲解教师活动2: 对顶角: 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其交点是O,∠1,∠2, ∠ AOD和∠COB是AB与CD相交所成的角.我们把其中相对的任何一对角: ∠1与∠2,或∠AOD与∠COB叫做对顶角. 对顶角的特点: 1、顶点相同, 2、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针对练习: 1. 点O, P是直线AB上的两点,∠1=∠2. ∠1和∠2是对顶角吗?请说明理由. 2.如图,已知∠3=∠4.∠3和∠4是对顶角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2: 分组探究,小组合作. 完成会运用对顶角的性质及余角、补角解决问题. 活动意图说明: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理解对顶角的概念,掌握对顶角的性质,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三:例题讲解教师活动3: 例1 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说出图中的6组对顶角. 解: ∠FOA与∠EOB: ∠AOC与∠BOD; ∠COE与∠DOF; ∠FOC与∠EOD; ∠AOE与∠BOF; ∠COB与∠DOA. 学生活动3: 完成例1、2的探究. 活动意图说明: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认识、建构知识,会利用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角的计算. 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让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不断的完善. 板书设计 对顶角的定义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例1 例2 教学反思 1、相交线的概念. 2、对顶角的定义及判定条件. (1)顶点相同, (2)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利用学习过的有关事实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