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30394

7《包身工》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00次 大小:4351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包身工,导学案,答案
  • cover
07《包身工》同步学案 *夯实基础知识 1.作者简介 夏衍(1900-1995),原名沈 ,现代著名剧作家。早年参加五四运动,从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留学期间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著作,参加日本工人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1927年回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同鲁迅等人筹建 ,后发起组织 。 2.主要作品 报告文学: 《 》 话剧剧本有: 《 》《 》 出版的选集有:《 》《 》 创作改编的电影剧本有:《 》《 》《 》《 》 3.写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农村日渐破产,农民生活日益贫困。东部沿海地区大批破产农民涌向城市,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都有大批生活难以为继的农家少女,被诱骗到上海当包身工。包身工没有人身自由,受资本家和包工头的双重剥削。本文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纱厂县包身工的情景,是作者在1935年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之后写出来的。 4.报告文学的的基本知识 报告文学的基本知识 基本简介 主要特点 相关链接1: “包身契”(样例) 立自愿书人XXX,情由家中困难,今将小女XXX自愿包与招工员XXX名下带到上海纱厂工作。凭中言明,包得大洋三十元(或二十元)整,以三年满期,此款按每年三月同付洋十元。自进厂之后,听凭招工员教训,不得有违。倘有走失拐带,天年不测,均归出笔人承认,与招工员无涉,如有头痛伤风,归招工员负责。三年期内,该女工添补衣服,归招工员承认。倘有停工,如数照补期限×年×月×日满工,满工后当报招工员数月。恐后无凭,立此承认。(注:招工员,即《包身工》中的“带工”老板,也叫“包老板”或“包工头”。) 相关链接2: 包身工制度 包身工是旧中国工厂中实行的一种定期卖身的雇佣制度。首先实行于日商在华的纱厂,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残酷的奴役制度。包身工一般多为农村来的女童工。包身期间,包身工没有人身自由,一切听命于包工头,不准回家,不准到其他厂家劳动,全部工资归包工头所有。包工头仅提供极差的食宿条件,她们却要承受长年累月的高强度劳动,有了疾病也得不到及时救治,不少人被折磨致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包身工制度。 任务活动二 通读文本,明确字词结构 任务活动三 深入文本,品析人物形象 任务活动四 关注现实,了解包身工 任务活动五 深入文本,品析艺术手法 任务活动二 通读文本,明确字词结构 【情境设计】《包身工》作为一篇报告文学篇幅较长,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需要建立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本任务活动主要解决课文基本字音和整体结构内容,为下一步深入探究文本打下基础。 1.基本字音 蠕动( ) 水门汀( ) 荤腥( ) 轧票处( ) 拷绸衫裤( ) 弄堂( ) 执拗( ) 搅拌( ) 呵欠( ) 褴褛( ) 吆喝( ) 露骨( ) 睡眼惺忪( ) 游说( ) 佳肴( ) 揩地板( ) 2.通读文本,明确文章基本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11) 第二部分:(12-22) 第三部分:(23-47) 第四部分:(48-50) 任务活动三 关注现实,了解包身工 【情境设计】本文作为一篇典型的报告文学,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的双重特点,我们首先要通过文本的梳理,整理出包身工的生活日常,还要通过制作“芦柴棒”的人物卡片 ,进一步明确包身工的生活状况。 1.通读文本内容,从衣、食、住、行和做工等五个方面分析总结,完成下表内容。 2.通读文本内容,分析包身工的作息时间安排。 3.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一下柔石的“迂”体现在哪里 任务活动四 深入文本,品析艺术手法 【情境设计】作者在《包身工》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对文中人物、活动细节、生活状态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刻画。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分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作者运用的艺术手法,更能提升对文本的理解鉴赏能力。 1.“芦柴棒”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作者为什么特意写到“芦柴棒”? 2.读包身工吃饭的场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