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93207

2024届高中语文高考专区二轮专题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望江南)(含解析)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394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2024届,牌类,江南,训练,高中
  • cover
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望江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初春时节新芽发。 B.“酒醒却咨嗟”一句,词情荡漾,寄寓了词人对故乡、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 C.通过写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地表现了词人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 D.这首词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天衣无缝,显示出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 2.当代作家吴韵汐在《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书中这样评价这首词:“词间有淡淡的惆怅,更多的是一股卓立于人间的‘超然’。”请结合全词,分析“超然”体现在何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江南月 王琪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朗气清的秋夜,明亮的月光洒满西楼,而月圆月缺却不知重复多少次。 B.云层散去时,圆月如冰鉴高悬天宇;浪花深处,缺月似玉钩沉落江心。 C.上片结句“圆缺几时休”,自然开启下片,结句“天上共悠悠”,让人回味无穷。 D.这首词借景抒怀,不重描摹,以写意为主,以浑涵有致的意境取胜,含蓄蕴藉。 4.这首词在咏物中寄托了哪些人生感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 [宋]吴潜 家山好,好处是三冬。梨栗甘鲜输地客,鲂鳊肥美献溪翁。醉滴小槽红①。 识破了,不用计穷通。下泽车安如驷马,市门卒②稳似王公。一笑等鸡虫。 【注】①小槽红,一种红曲糯米酿制的酒。②语出《汉书·梅福传》:“变名姓,为吴市门卒。”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梨栗甘鲜”、“鲂鳊肥美”紧扣“好”字来写家乡物产之丰饶,勾画了一幅风俗画面。 B.词人认为做个农人乘坐轻便板车在田间劳作或者做个看守市门的小吏也和贵族一般惬意。 C.上片“醉滴”和下片“一笑”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作性,流露了词人借酒浇愁的苦闷。 D.这首词语句浅白有味,雅俗相宜,善用对偶,自然生动,将故乡田园生活描写得很温馨。 6.本词蕴含的情感很丰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 仲殊 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 人散后,茧馆喜绸缪①。柳叶已饶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立马看风流。 【注】①绸缪,本指情意殷勤、缠绵,这里指蚕茧丰收的喜悦。 7.下列对内容和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二句,强调成都好就好在蚕市开放的时节,“趁遨游”即乘兴遨游,传达出词人遨游的陶醉。 B.“夜放”三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出成都蚕市好的具体内容,“溢”字写尽车马繁多人流簇拥。 C.“人散后”,镜头一转,蚕市依然喧嚣,街市的热闹,变之为“茧馆”蚕工们对蚕茧丰收的喜悦。 D.“柳叶”“桑条”句,虚实结合,“柳叶”“桑条”既是实景,又是指蚕女、缫丝女工的容貌姿态。 8.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这首词的对比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重九遇雨① 康与之 重阳日,阴雨四效垂。戏马台②前泥拍肚,龙山会③上水平脐。直浸到东篱。 茱萸胖,菊蕊湿滋滋。落帽孟嘉④寻觞笠,休官陶令觅蓑衣。都道不如归。 【注】①据说这首词是南宋词人康与之“重九遇雨,奉敕口占”而成。②戏马台:项羽曾经的掠马台,宋武帝刘裕曾于重阳到此,置酒赋诗,后遂成为重九登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