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93678

2024届高中语文高考专区二轮专题诗歌专题训练洞庭诗(含解析)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394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2024届,高中,语文,高考,专区
  • cover
诗歌专题训练--洞庭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洞庭湖 许棠 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 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鸟高恒畏坠,帆远却如闲。 渔父时相引,行歌浩渺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游湖之感,次联写湖上所见,当船儿行至湖中时,忽然现出了一座山。 B.渡湖的时间只有半日,但湖水广阔无边,时间紧迫,愁得诗人鬓发都要斑白了。 C.颈联从高处远处写起,借鸟儿“畏坠”与帆船之“闲”,写出湖面的辽阔、空旷。 D.尾联写渔夫正在湖上打鱼,他们互相招呼,行歌于烟波浩渺之中,此唱彼和。 2.同是这洞庭湖,这首诗与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所体现出的主题思想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3.下列对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开篇交代了时间、地点。“更无一点风色”中“风色”以色有深浅,说明风之大小,表达上运用通感,富有新意,生动形象。 B.“玉鉴琼田”中“玉鉴”运用借喻手法,写出洞庭湖明净光洁,“三万顷”既写出洞庭湖面的广阔,也写出此时诗人内心的豪迈。 C.“襟袖冷”运用借代,一语双关,形容衣衫单薄,也写出两袖清风,廉洁清贫,是其对岭南为官生活的自我总结。 D.“扣舷独啸”,写出词人由乐生悲,凭借扣舷独啸去释放因被贬岭南而内心压抑,情感抒发同苏轼《前赤壁赋》“扣舷而歌之”不同。 4.同写洞庭,杜甫《登岳阳楼》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与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在写景用意上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①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5.请选出下列对诗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 A.“旗梢不动晚波平”,和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都是写俯视洞庭湖之景。 B.“红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诗人岸上遥望洞庭湖,虽然视觉观察的角度未发生变化,却显示出另一番情趣。 C.“白鱼双尾玉刀明”指的写了玉刀似的双尾白鱼。鱼称双尾而明,是跃出水面之鱼,静中见动。 D.“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收结,尤耐人寻味,运用了夸张、想象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夜晚的冷气浸润了天上疏疏落落的星斗。 6.词的下片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洞庭湖① 元稹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②竟安在,轩乐③讵④曾过。 唯有君山⑤下,狂风万古多。 【注】①此诗作于元和八年。元和五年,元稹因弹奏河南尹房式,被召回罚俸,之后遭贬谪,困顿州郡十余年。②虞巡:虞舜登帝三十九年,南巡狩君山。③轩乐:轩辕黄帝之乐。相传黄帝曾在洞庭湖奏乐。④讵:岂,难道。⑤君山:在今湖南岳阳洞庭湖中,为湖中众小山之最有名者。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人生中见过的壮观场面,除了大海就是洞庭湖,可看出洞庭波的浩荡声势。 B.颔联描写了洞庭湖波涛汹涌、巨浪滔天、吞吐日月星河的磅礴气势,炼字精妙形象。 C.颈联用典,对虞舜巡狩君山、黄帝在洞庭奏乐表示疑问,借以体现洞庭湖的险恶。 D.本诗既通过写景来抒情,同时又直抒胸臆,充分达到了写景与抒情的和谐统一。 8.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