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95999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专题四:辨析并修改语病提升练(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7356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届,修改,解析,原卷版,提升,语病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专题四:辨析并修改语病提升练 (解析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玉石王国”:中国是一个产玉大国,中国有着悠久的采玉、治玉和用玉历史。目前考古发掘证明,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了一柄青玉斧,可以确认为是我国用磨制钻孔工艺加工出来的最早的玉器。世界各国中只有日本、欧洲、毛利、玛雅以及阿拉伯等地有过一定的用玉历史和碾玉技艺,但与中国相比较,都是望尘莫及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玉器简练朴拙,粗犷大气;良渚文化玉器工丽繁缛,精细秀气,共同代表着这一时期玉雕工艺的最高水平。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答案】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一柄青玉斧,可以确认是我国最早的用磨制钻孔工艺加工出来的玉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主语残缺。把“出土了一柄青玉斧”中的“了”改为“的”。②重复累赘。“可以确认为是”,删去“为”。③定语语序不当。“我国用磨制钻孔工艺加工出来的最早的玉器”语序不当,把“最早”调到“我国”之后。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不仅文明是我们丈量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们追求自身行为规范的尺度。如果说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的“根”和“魂”,那么法治和规则就是它的“骨架”,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文明素质的高下,与名声无关、与身份无关、与是否来自所谓高素质的发达国家也无关,而取决于规矩是否严格、制度落实是否到位。同一个人,在绿皮火车里会吞云吐雾,但上了高铁就能全程忍住烟瘾;以前喝醉了也敢开车,醉驾入刑后,“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蔚然成风;曾经久推不动的垃圾分类,经立法强制执行后正逐渐变为新的风尚。可见“管”可以出素质,“管”可以保文明。只要对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就能不断筑牢社会的底线思维与文明习惯,让法治成为一种社会信仰,更成为一种生活刚需。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答案】文明不仅是我们丈量自身行为规范的尺度,更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 【解析】①关联词语与主语位置不当。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文明”,主语一致,关联词放在主语之后。把“文明”放在“不仅”之前。②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追求……的高度”“丈量……的尺度”。③递进关系语序不当。“丈量……的尺度”在前,“追求……的高度”在后,形成递进关系。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当埃博拉疫情肆虐西非,坚守到底的中国医疗队,彰显出中国人民同非洲人民患难与共的决心;当亚丁湾海域海盗出没,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挺身而出,10年护航让“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一次次挺身而出,见证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大爱。近代以来,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国人民支持并尊重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同时也对生活满怀美好渴望。中国兼济天下的人类情怀,体现在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责任担当上。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答案】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满怀渴望,同时也尊重并支持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 【解析】①分句语序不当。先表明自己的追求,再表明对待他人的态度。②定中搭配不当。“美好”应作定语来修饰“生活”。③并列短语的语序不当。先“尊重”再“支持”。④动宾搭配不当。“权力”改为“权利”,“权利”比“权力”更多包含了利益在内。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