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801359

【新课标】 人音六上第三单元 魔法师的弟子 大单元教学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36次 大小:6359020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新课标,人音,第三,魔法师,弟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魔法师的弟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介: 人民音乐-出卷网-六年级上册童话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 是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笛卡斯创作于1897年。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1749-1832)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后由法国作曲家迪卡斯创作的,乐曲有生动的节奏和绚丽的配器,是迪卡斯作品当中最具独创性的作品。序奏部描写了魔法师的弟子轻声咕哝,念诵咒语的情景。谐谑曲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生动地描绘了扫帚提水的情景。 《魔法师的弟子》全曲分为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序奏部速度较慢,9/8拍。由小提琴和单簧管先后奏出两个动机,描写了魔法师轻声咕哝,诵念咒语的情景。 第二部分是由谐谑曲组成的主体部分,诙谐、跳跃的主题,生动的描绘了扫帚拎水的情景,同时也使人联想到魔法师的弟子得意洋洋的神态。在这一部分里,拎水的主题不断的展开、升华,气氛越来越热烈,使人仿佛看到没有学会解除魔法咒语的弟子在滔滔不绝的流水面前,手足无措的慌张神情。 结束部分由铜管奏出的号角性的音调,表示魔法师回来了。于是,乐曲又恢复到平静。 二、教学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要点 目标指向 能够了解音乐体裁交响诗与管弦乐队的组成,听辨乐曲中个别乐器的音色 听辨乐器,感受乐曲情绪。 目标一目标四 在演唱时有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模仿、创编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学会在音乐活动中加入律动等,通过了解乐曲文化背景 目标二目标三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他们年龄大多在十一、二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音乐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很好的把握藏族歌曲的特点,体会歌曲所蕴含的感情。 四、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 学生在欣赏和演唱乐曲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欣赏和表演《魔法师的弟子》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满足。 2艺术表现:通过聆听乐曲,能够识别并描述音乐中的不同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理解故事情节,并通过音乐表达出故事中的情感和氛围。 3.创意实践: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音乐欣赏和表演活动,通过模仿、创编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4. 文化理解:通过聆听学习乐曲,了解《魔法师的弟子》的创作背景和音乐风格,了解音乐体裁交响诗与管弦乐队的组成。 5、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2.交响诗、管弦乐队的构成,听辨乐曲中个别乐器的音色。 六、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行为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师:简介童话的概念童话中魔法师能骑着扫把飞上天,同学们,你们能为魔法师写一个童话故事吗?学生讨论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国外的作曲家是如何写魔法师的故事吧! 1.提出问题,利用音乐知识引入本节课2.回答问题,引入主题 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聆听学唱乐曲 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音乐作品《魔法师的弟子》(乐曲背景)师:聆听《魔法师的弟子》你能听出里面有几个人物?(2个,魔法师和弟子)乐曲是什么体裁?(交响诗) (作者简介)(音乐知识———交响诗)感受音乐的整体氛围和不同情感的变化 3. 整体聆听,辨别乐曲体裁, 理解乐曲情感 带着问题聆听听后引导学生从情绪、速度上,了解乐曲,感受乐曲情感。 3. 分段欣赏———序奏接下来我们就走进童话的世界吧在很久以前,有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堡,里面住着一位老魔法师。这位魔法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神秘的、恐怖的、高高在上的、法力高强的)刚刚我们听了序章中的魔法师主题,那序章中的神秘感是用什么乐器表现的呢?(小提琴和单簧管)简单介绍小提琴和单簧管的知识 4.分段欣赏乐曲———序章 感受乐曲序章中乐器演奏出的神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