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02365

新教材202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0化学实验基础考点1常见仪器与基本操作教师用书(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17987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新教材,考点,用书,教师,基本操作
    考点1 常见仪器与基本操作 核心梳理 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1)常用作容器或反应器的仪器 (2)分离、提纯和计量仪器 2.“五类”常见冷凝或冷却装置 3.熟记十大基本操作 (1)测定溶液pH的操作。 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用清洁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中央,待试纸变色稳定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2)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 ①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②静置,取上层清液适量置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3)洗涤沉淀的操作。 将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自然流出,重复2~3次即可。 (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①简易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捂热试管,观察现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内有一段稳定的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有长颈漏斗的装置如图:用止水夹关闭圆底烧瓶右侧的导气管,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过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中的液柱无变化,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6)气体的验满和验纯操作。 ①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气体已集满。 ②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放开手指,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若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纯净。 ③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气体已集满。 ④氨气验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气体已集满。 ⑤氯气验满:将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气体已集满。 (7)萃取分液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塞上塞子,用右手心顶住塞子,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将分液漏斗倒置,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先打开上口塞子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流完后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8)稀释浓硫酸的操作。 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9)粗盐的提纯。 ①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过滤、烘干。 ②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过滤时漏斗中液面高出滤纸边缘、玻璃棒靠在单层滤纸一边弄破滤纸等。 (10)从某物质稀溶液中结晶的实验操作。 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蒸发→结晶→过滤。 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或带结晶水的: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4.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九个注意点 (1)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性及强氧化性溶液。 (2)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可加热,瓶塞不可互用。 (3)烧瓶、烧杯、锥形瓶不可直接加热。 (4)不能用pH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液。 (5)药品不能入口和用手直接接触,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K、Na等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6)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7)不能用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液体温度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 (8)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9)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更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溶液。 5.几种操作的“第一步”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制取气体、验证气体的性质等与气体有关的实验操作。 (2)检查是否漏水———滴定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