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816860

23《劝学》课件(共28张PPT)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10-02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15056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模块,基础,语文,中职,高教,PPT
  • cover
(课件网) 《劝学诗》 颜真卿 (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长歌行》 古乐府(节选)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荀子 【劝学】 解题 劝勉 学习 劝学 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劝”这个字统领全篇,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说理性散文。 劝学·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个代表人物。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特别强调教育的作用。主张选贤任能,兼用礼、法、术治理国家。他的许多思想被法家所吸取。 作者简介 劝学·荀子 作者简介 主张“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的环境和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明礼仪而化之)。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主张“人定胜天”:他认为自然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靠主观努力去认识、改造、利用它。 劝学·荀子 荀况一生著述很多,后人编成《荀子》,其中大部分是荀况的文章,其余为其门人所做。较之《论语》、《孟子》,《荀子》已成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荀子》共20卷,收文章 32 篇,其中《劝学》是第一 篇节选。 《荀子》 劝学·翻译注释 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不能停止。 劝学·翻译注释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青:靛青,一种染料 之:代词,代指“靛青” 于:从 蓝:蓼蓝,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而:连词,表转折,但是 于:比 为:形成,凝结 之:代词,代指“冰” 而:连词,表转折,但是 于:比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比蓼蓝更深;冰,是水凝结成的,但比水更寒冷。 状语后置 判断句 劝学·翻译注释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中:合乎 輮:通“煣”,用火烤使弯曲(动词的使动用法) 以为:把 ...当作(古义);认为(今义) 曲:形作名,弯曲的程度,弧度 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木材直的合乎拉直的墨线,用火烤使它弯曲把它当作车轮,它的弯度合乎圆规。 省略句 輮(之)以(之)为轮 劝学·翻译注释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有:通“又” 槁:枯 暴:同“曝”,晒干 挺:直 之:它 然:这样 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是由于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 判断句 劝学·翻译注释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受绳:用墨线量过 则:就 直:形作动,变直 金:刀剑之类的金属(古义);黄金(今义) 就:接近、靠近 砺:磨刀石 利:形作动,变锋利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变直,金属制的刀剑等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变锋利, 劝学·翻译注释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广泛的学习(古义);学问广博精深(今义) 而:表递进,并且 日:名作状,每天 参:检查 省:省察 乎:相当于“于”,对 则:就 知:通“智”,智慧 明:明达 而:表并列,而且 状语后置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动没有过错了。 劝学———第一段 中心论点: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学不可以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分论点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