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18890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1564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6课,艰辛,探索,建设成就,教案,格式
  • cover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设计说明 根据本课的题目《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本课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是艰辛探索,讲述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制定了什么样的方针和政策,以及出现了什么样的失误;第二是建设成就,介绍了在当时的困难处境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战天斗地,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涌现出的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既体现出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艰辛和道路的曲折,又体现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历史发展趋势。本课知识点多,层次多,理论色彩浓,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所以在授课时要补充相关的图像和视频资料,重现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从各类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形成初步的感官认识,在分析史料的基础上形成对历史的解释。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将难点问题分层解析,通过设问置疑,层层递进,形成史料实证的意识,引导学生在体会“艰辛”的同时,增强对党的拥护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内容,知道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知道“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时间,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 2.通过阅读教材和各种史料,能够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的原因,并能根据失误的原因对应地概括出我们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提高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能力。 3.通过阅读教材,简单地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相关史实,对应地归纳出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启示,提高历史解释的能力。 4.通过阅读教材,知道我国在1956—1966年、1966—1976年两个十年间取得的科技成就和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在理解艰难曲折性的同时,增强自己的爱国心和凝聚力,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远大理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就和失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 教学难点:归纳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原因及带来的教训。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 合作探究法 兴趣激励法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视频《曲折前进的社会主义探索》《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敢教日月换新天》 (二)工具 图书馆资源 网络搜索工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情境 回顾以前所学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历了经济恢复和政权巩固阶段,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经验可供借鉴,党和政府只能在探索中进行,既然是探索,那么就会有成就和失误。今天我们来一起走进那段激情似火的年代。(带领学生观看视频《曲折前进的社会主义探索》,使其对1956—1966年的探索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二、预习检查 1.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是什么 2.“大跃进”运动在农业领域有什么表现 3.“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是什么 三、学习任务一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 知识链接: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也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或十年探索。 1956年到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十年,虽然经历曲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工业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及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许多工作,都是在那个年代开始布局的。 【设计意图】预测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结果,做到心中有数,并对本课的知识体系形成初步的认识,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听课的针对性,对所学知识提前作出情感预设。 四、学习任务二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要求学生按照提示阅读教材第27页相关内容,找出关于中共八大的基础知识(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意义)。 学生活动:在整体认识的基础上,按照要求阅读相关内容,找出问题的答案。 (1)背景: ①国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