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829161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健康生活》单元备课(表格式)

日期:2025-04-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18234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人教,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 cover
单元(整体)备课 第 三 单元 单元(主题) 《田野里的生物》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不同年级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注重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实际需要,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科学教育中怎样才能实现让学生自我建构的目标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促使学生亲身经历大量的有意义的探究过程。 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 本单元在《科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核心概念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7“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8“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学习内容: 5.5人体是由多个系统组成。 6.3人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 7.3人的生活习惯影响机体健康。 8.3人多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内容要求: 5.5人体是由多个系统组成。 ④说出脑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举例说出保护脑健康的主要措施。 6.3人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 ④举例说出人体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和作用,列举保护相关器官的方法。 7.3人的生活习惯影响机体健康。 ②列举睡眠、饮食、运动、等影响健康的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8.3人多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①认识青春期及其特征,关注青春期保健。 学业要求: 能通过对生命系统构成层次的初步学习,乐于探究和实践,关注人体健康与环境保护。 认同物质和能量的获取是维持生物体稳态与调节的基础。 能通过测量、调查、统计,分析自身生活习惯和外部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关注青春期保健,能参与对遗传与进化研究的求证过程。 学生必做探究实践活动:无 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设计了3课,包括第8课,第9课和第10课, 第8课是《人的感知与反应》,学生在孩提时就能指认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在低年级段的科学课上又对这些器官的功能进行了初步了解和体验,因此对5种感觉器官已有充分的感性认识,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将这些感觉器官与外界刺激和人的感知建立联系,通过交流日常生活中人在不同刺激下作出的反应,初步感受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机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在不同环境的刺激下人体作的反应,进一步感受感觉器官的重要作用,从而产生要好好保护这些感官的想法,并积极思考怎样做才能保护好这些感觉器官。最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拓展与应用”栏目内容和动手制作活动,了解并感受视觉暂留现象。 第9课是《脑的功能》。本课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模型,认识脑的主要组部分,了解大脑的大小、形状、硬度等特征;然后,通过“反应尺”游戏、“快速记数”游戏,“平衡木”、“金鸡独立”等体验活动,让学生体会脑的功能,意识到保护脑的重要性;接下来,通过交流,认识大脑、小脑和脑干的主要功能;最后,讨论保护脑的措施。 第10课是《保护我们的身体》。本课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通过交流了解一些健康的生活习惯,学习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为将来的健健康生活打下认识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其思维可以摆脱具体的思维内容,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学生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而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设的命题做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应,进行基于假设的演绎推理。学生可以基于假设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可以系统地对各种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和判断,展开合理的推论,最终选择合理的解决方案。 而且两年半的《科学》课程的学习,他们了解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