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30886

2024届高中语文高考专区二轮专题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阮郎归)(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419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2024届,牌类,阮郎,训练,高中
  • cover
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阮郎归)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②赋招魂,儒冠多误身③。 【注】①这首词大约作于淳熙六年或淳熙七年,作词前几年,词人调任频繁、到处漂泊。②憔悴:指衰老。招魂:楚辞中有宋玉的《招魂》,词人用此典表示其要为那些抗金主战派将士招魂。③儒冠多误身: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山前灯火”表明天色已近昏暗,“欲黄昏”描绘出黄昏将至未至、夜幕将降未降的景象。 B.山头的浮云飘来飘去,好似作者飘忽不定、频繁调任的遭遇,巧妙地与词人的心理状态密切关合。 C.下阕前三句,作者借用三国周瑜羽扇纶巾的潇洒形象,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引用此典的用意相同。 D.本词最后两句用典自然,饱蘸词人的血和泪,语调低沉,读之能够引起对词人的无限同情。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① 秦观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②吹罢小单于③,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注】①这首词系秦观贬谪郴州时所作。②丽谯,绘有彩纹的城门楼,后指楼,即城门上的更鼓楼。③小单于,唐代大角曲名。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出了词人长夜难眠的苦闷,一个“虚”字,既写出环境的深幽空寂,又流露出贬谪生活的寂寥与空虚。 B.“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两句写出词人听尽乐曲、思虑万千、仍未入睡的情态,虚实相生,内涵丰富。 C.下阕抒发了仕途不顺的悲慨与深沉的怀乡之情,词人感叹连返回故乡的好梦也断了,只能如同孤独的游魂。 D.“峥嵘岁又除”交代了词人年复一年流徙在外的处境,尤其是在他人阖家团圆的除夕,痛楚之情溢于言表。 4.前人评价秦观“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请说说“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阅读以下作品,完成各题。 阮郎归·春思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5.下列关于这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首作品可以收录于《诗余大全》。 B.“南园春半踏青时”交代了创作作品的时间、环境。 C.“花露重,草烟低”描绘出一幅凄冷幽暗的暮春之景。 D.本首作品用语清丽,情思宛转。 6.结合作品,请赏析画线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晏几道① 天边金掌②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③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注]①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性孤傲,中年家道中落,一生抑郁不得志。②金掌:汉武帝时在长安建章宫筑柏梁台,上有铜制仙人以手掌托盘,承接露水。此处以“金掌”借指国都,即汴京。③绿杯红袖:代指美酒佳人。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从气象和物候两方面凸显出季节特征,为全词奠定了伤感的基调。 B.“人情似故乡”一句赞美了客居之地人情之美,同时激发出浓浓的思乡情意。 C.下片前三句追忆过去,着力描写重阳节赏菊宴饮的情景,渲染了节日的盛况。 D.全词情感波澜起伏,由空灵而入厚重,音节也随情感的变化而从和婉到悠扬。 8.《蕙风词话》评论此词:“‘欲将沉醉换悲凉’,是上句注脚;‘清歌莫断肠’仍含不尽之意。”请结合词句内容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