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33261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形象鉴赏课件(共79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75377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形象
  • cover
(课件网) 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诗中自我形象 诗中他人形象 如:鉴赏《声声慢》中人物形象 如:鉴赏《木兰辞》中人物形象 一、“人物形象”类型 鉴赏人物形象 (2)鉴赏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鉴赏人物形象的角度 (1)鉴赏人物形象的特点 三 、鉴赏“人物形象”的答题技巧 (1)鉴赏人物形象的特点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自我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答案一: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误例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鉴赏的坏典型。判为0分。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答案二: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解答不具体,且答非所问。 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答案三: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不是本诗的表现 (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 (性格+身份); (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 (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 (或作者的情感)。 给你答题技巧(答题步骤) 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 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 讨论:答案可以由几部分构成? 参考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之“高飞”与孤云之“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概括特点 分析依据 指出意义(情感) 嘴上说来终是浅 绝知此事要笔行 我们来做做 。。。。。。 练习一: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1)关河:关塞和河防,指前线的工事。 (2) 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提示】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经历,写作背景以及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参考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矢志报国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沧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概括特点 分析依据 指出意义(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