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43914

2024届陕西省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1月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631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届,汇编,答案,阅读,古代诗歌,分类
  • cover
古代诗歌阅读 陕西省安康市、商洛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僧德殊家水帘求予咏[注]王安石 淙淙万里落石颠,皎皎一派当檐前。 清风高吹鸾鹤唳,白日下照蛟龙涎。 浮云妆额自能卷,缺月琢钩相与县。 朱门试问幽人价,翡翠鲛绡不直钱。 [注]这首诗是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期满,回金陵老家探亲,路过白荡湖登临浮山时所作。水帘:水帘洞,在金谷岩西侧,即滴珠岩。因“常泻四时雨,别当一洞天”,故得其名,悬瀑奇观,当为国内罕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描绘水帘洞,运用两个叠词表现了水的声音和亮度。 B.颔联运用比喻修辞,将太阳映照的瀑布比作蛟龙的涎水,增添了梦幻色彩。 C.诗人在描绘水帘洞之景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浮云想象成了额边的秀发。 D.诗人笔下的水帘洞景色奇异、秀美、壮丽,诗人赏景明心并言明归隐之意。 15.明朝谢榛《四溟诗话》云:“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反之,结句好,谓之‘虎头豹尾’。” 本诗的结句“朱门试问幽人价,翡翠鲛绡不直钱”就有豹尾的效果,请简要分析。(6分) 陕西省渭南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Ⅰ)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注】,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注】题凡鸟,典出《世说新语·简做》:嵇康与吕安交好。一次,吕安拜访嵇康,嵇康不在。嵇康之兄嵇喜请吕安进门,吕安不入,在门上题“属”字后离去。“原”字拆开就是“凡鸟”,吕安以此讽刺嵇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照应标题,点明诗人此行是为了拜访吕逸人,为后面的记叙做铺垫。 B.颈联中,“城上”与“屋里”“东家”与“西邻”相对应,造句颇巧,音韵和谐。 C.尾联写吕逸人长期闭门著书,欲将松树皮雕刻成龙鳞,显示其隐居之坚定。 D.全诗典故丰富,笔姿灵活,变化多端,既不空泛,又不呆滞,境界超妙,颇有情味。 15.诗歌首联中的“绝风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结合诗歌分析“绝风尘”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陕西省咸阳市2024届全国高考分科调研模拟测试卷(二)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咏怀八十二首① 其三十二 阮籍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②。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③。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④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注】①《咏怀八十二首》是魏晋时期文学家阮籍创作的一组诗。这八十二首诗主要抒写阮籍在魏晋易代之际的黑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感慨。②《韩诗外传》记载齐景公游牛山北望齐时说:“美哉国乎?郁郁泰山!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言毕涕泪沾襟。③《论语 子罕》记载孔子对一去不返的流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④松子:赤松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生若尘露”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尘露”般的人生与永恒的宇宙天道形成强烈对比。 B.“齐景升丘山”四句,用齐景公惜命、孔子伤逝的典故,寄寓作者对人生和国运的双重忧虑。 C.最后六句表明想要跟从赤松子,追随渔父,远离尘世纷扰,以避患远祸得逍遥之乐的愿望。 D.这首诗在细致的景物描写中抒作者难言之怀抱,以精炼的诗句抽象出深刻的哲理,寄意颇深。 1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