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52050

2024届高中语文高考专题复习: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课件(共138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206320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届,表达,PPT,138张,课件,技巧
  • cover
(课件网)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 表 达 方 式 表达方式 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 诗歌中没有哪一个?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叙述内容 景、物、人 情感 观点态度 说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皓月当空,月光洒在松树间;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上。描写出了山居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判断下列古诗的表达方式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石壕吏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针对训练1:这首诗歌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议论。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 第三四句对项羽如不自杀的结局做了假设,事情还是大有可为的。只可惜项羽自杀了。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明确:抒情。本词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今昔对比,表达了内心的报国无门、惆怅悲凉、愤懑不满。 针对训练2:这首词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2020·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参考答案】 ①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②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③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 其中在诗歌创作中用到的主要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尤其是描写和抒情,用得最为普遍。 一.表达方式的类型 这两种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题干涉及的表达技巧的类型,有的是单一表达方式,有的可能涉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壹 描写技巧 景物 物、人 描写角度 空间顺序 感官 色彩 动静 虚实 点面 白描、工笔、渲染 正侧 描写手法 正面描写 (动作、神态、语言、外貌、心理)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 请你细化上述内容 关于描写 远近 内外 高低(上下、俯仰) 空间角度 意难忘·山家 吴伟业 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 效果:层次分明,展现意境特征。 观察顺序:如由近及远、由外至内、由高到低等 五觉感官角度 视觉 听觉 嗅觉 触觉 味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