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53212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3004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4届,高三,第一次
  • cover
长安区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什么是文化 概括地讲,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我们每天都跟文化打交道,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 ②过去我们经常说,中华文化是黄河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但随着考古新发现和学术界对中华文化起源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中华文化并非只有黄河文化一源,长江文化同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但二者具有不同特征。如果说黄河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那么,由于长江自古以来航运便利、出海口通畅,长江文化已多少带有海洋文化的特征。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反映在文化思想方面,也呈现不同风格。《诗经》作为写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产生在黄河流域;而浪漫主义文学的鼻祖《楚辞》,则产生在长江流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诞生在黄河下游;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则诞生在长江中游和下游。自古以来,黄河和长江这两河两源文化哺育着中华民族。 ③中华文化除了起源是多元的,学术思想也是多元的。儒、释、道三家并存,就是学术思想多元的体现。儒家一直是社会思想的主流,是中华文化的大传统。但老庄的道家思想同样对中华文化有重要影响,他们与孔孟思想有很大不同。如果说孔孟的儒家思想所要解决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那么,老庄的道家思想所要解决的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主张人与自然为一体,以自然而然为旨归。除了儒、道,佛教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也不能轻视。有一种说法叫“三教合一”,说的是儒、释、道三家相互吸收、合作互补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包容性。因为自汉以后,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主流思想的位置,如果不是儒家的包容性,佛、道两家不可能获得发展的空间, ④中华文化的又一个特点是不排外。儒学对佛学的态度,说明中华文化的大传统是不排外的,对来自远方的思想能够雍容接纳。在民间,即使是偏远地区,他们对异风异俗都能尊重和欣赏。与此相关联的是,中华文化不具有侵略性。中国历史上的汉朝,国力强盛,把王昭君送到北方塞外的边族,以结永好。唐朝又把一位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在最强大的时候,用和亲的方式与邻居建立友好关系,彰显中华文化与邻相处遵循的是以“和”为大道的思路。 ⑤不仅中华文化,其实“中华”也是个大包容的概念。只要了解中国历史,就能体会到这种包容性,就能更好地理解今天的中国。实际上,今天的世界同样是多元并存的世界,人类应该承认差别,保护与尊重多样性。在这方面,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显得弥足珍贵。人类的发展总归是存异求同的。《易经》说道:“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道路、途径、方法、手段不必相同,终极目标常常不无共指。文化发展如此,其他方面也是如此,都应提倡包容。比如现代化,并非只有一种方式,同为现代化早发国家,美国的方式就与欧洲的方式不完全相同,亚洲国家的现代化方式又与欧美国家不尽相同。像中国这样的现代化后发国家,显然需要探索自己的方式。 (刘梦溪《中华文化是个大包容概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考古新发现和学术界研究的深人,人们发现中华文化的起源是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仅具内陆文化的特征。 B.自古以来,由于儒家思想占据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