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864396

第五单元测试B卷(含答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单元AB卷(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716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五,同步,模块,基础,2023
    第五单元同步检测卷(B卷提升篇)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①我们既要鸣记抗日英雄故事,更要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jí)取精神滋养、凝聚奋进力量。②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革命先烈最好的致敬,就是赓续他们的精神。抵御外侮(wū)、救亡图存是血雨腥风年代中国人的共同意志。③今天,对于我们而言,最大的使命担当就是要恪(kè)尽职守,在追梦圆梦的道路上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同频共振。④如此,我们定能一往无前、所向披糜,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气概(gài)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风险挑战,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 【答案】C 【解析】A铭记B外侮(wǔ)D所向披靡 2. 下列标题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异乡人就地过年,守岁迎新开小灶》 B.《辽宁鞍山———铆足干劲在八个方面求突破上台阶》 C.《成都大运会:韩悦不负众望,拿下金牌》 D.《矢志不渝,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答案】A 【解析】开小灶,比喻提供超出一般的条件或待遇。 3.下列句子的语病类型属于语义重复的一项是 A.《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 B.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优秀传统文化。 C.年产五十万斤余,猕猴桃成乡村振兴“致富果”。 D. 刚刚大病初愈的人不宜吃红薯。 【答案】D 【解析】A“四大名著”后加“之一”B“我国有”和“世界上没有”前后矛盾C应为“五十余万斤”D“刚刚”和“大病初愈”语意重复 4.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例句中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中国体质”总体上是过硬的。 A.调查研究不能“瞎子摸鱼”“闭着眼睛抓麻雀”,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腿脚勤、眼睛明。 B.上海援藏医疗队神经外科专家林茵手绘“漫画神器”,打破与当地患者之间的“厚壁障”。 C.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事物都有可取之处,要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虚心态度来丰富自己。 D.我站在山头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的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 【答案】B 【解析】例句为特殊含义。B为特殊含义,AC为引用,D为强调。 5.对下列语段信息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传习录》书名来源于《论语》中的“传不习乎”,儒家历来有重视实践的传统,王阳明首次把“知行合一”作为一个重要的,而且是系统性的哲学命题提了出来。 在他的一众弟子中,他曾将徐爱比作“吾之颜渊”。王阳明晚年时,和孔子一样回到家乡讲学。后又抱病出征,即将去世时,弟子问他遗言,他回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A.根据语段可知,王阳明之前的儒家学说并没有系统性地提出“知行合一”这一命题。 B.根据相关信息,王阳明将徐爱比作“吾之颜渊”,无法说明他对徐爱的情感态度。 C.根据“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可知王阳明是一个内心光明、注重实践的人。 D.根据“传不习乎”一句,可知此书作者希望将王阳明的思想记录并用于实践。 【答案】B 【解析】颜渊是孔子的弟子,孔子曾盛赞颜渊“贤哉回也”,因此王阳明将徐爱比作“吾之颜渊”,说明了他对徐爱的欣赏。 6. 下列新闻标题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让更多“金融活水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B.《项目建设“上发条” 经济发展“提速跑”》 C.《建画里乡村,留梦里乡愁》 D.《水电站建设进入新阶段,胜利截流腰斩“黄龙”》 【答案】C 【解析】C项用的是对偶,其余都是比喻。 7.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动静结合”艺术手法的一项是 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答案】D 【解析】略。 8.下列事例或观点与后面古诗文句子,主旨表达不一致的一项是 A.左权县是“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