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890195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春之声——春游 课件 (共15张PPT)

日期:2025-05-0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108456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之声
  • cover
(课件网) 春游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装束淡于画。 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 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第一单元/春之声/唱歌课 YOUR LOGO 你们印象/想象中的春游是怎样的? 你们印象/想象中的春游是怎样的? 作者眼中的春游 YOUR LOGO 作词者简介 李叔同:原名文涛,字叔同。是清末民初学堂乐歌主要代表作曲家、我国音乐杂志、多声部歌曲以及引进西洋作曲技法的开拓者。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1906年组织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出版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1918年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泓一,后被人尊称为泓一法师。李叔同一生编写了70多首歌曲。其代表作:《送别》《春游》等 YOUR LOGO 学堂乐歌概述 学堂乐歌,指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新式学校中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的一些原创歌曲。 这些歌曲多以简谱记谱,曲调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代表作有《送别》《春游》等。 1、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贡献了一批早期的优秀声乐作品,开“新音乐”创作之先河; 2、使“集体歌唱”这一歌唱形式深入人心,为后来的群众歌咏运动打下了基础; 3、通过乐歌的传唱和学校音乐教育,西方基本音乐理论和技能开始系统地、大范围地在中国传播; 4、培养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传播和创建、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人才,为后来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历史意义 学堂乐歌代表人合影 情绪: 轻快舒展 画面: 春天的诗情画意,轻松惬意的感觉 lu lu lu lu lu lu lu 1 1 1 1 | 2 2 1 . || 3 3 3 3 | 3 2 1 . || 发声小练习 5 5 1 5 | 5 5 1 . || 第一声部 旋律特点 同头换尾 在每一段乐句的前半段,旋律节奏等保持不变,在后段进行主题音乐的变化。 音乐创作手法:起承转合 MU SIC Dynamic terms 小知识 mf mp p pp f ff f mf mp p pp cresc. decresc. dim. 渐强 渐弱 第二声部 旋律特点 第三声部 歌曲背景介绍 这首作品是中国近现代李叔同先生在1913年发表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创办的《白杨》杂志创刊号上的一首学堂乐歌,是我国近现代第一首三声部合唱曲,也是最早用西洋作曲法创作的歌曲之一,具有西洋圆舞曲风格。 作品优美轻快,自然恬淡,就像春天的早晨,给人留下纯净而又淡然的感觉。 感谢大家观看! 第一单元/春之声/唱歌课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