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94643

第1课 互联网和物联网 教案2 七下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

日期:2024-06-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1561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课,互联网,联网,教案,七下,信息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互联网和物联网 教学设计 课题 互联网和物联网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程是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七年级第一单元《认识物联网》的第一课《互联网和物联网》。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以及物联网的起源和应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物联网作为互联网的延伸和拓展,正逐渐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本课程通过讲解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对物联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物联网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总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感受物联网技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1.信息意识:通过了解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他们主动获取、分析、传播信息的能力。2.计算思维: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学会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理解物联网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4.信息社会责任:让学生了解物联网技术在安全、隐私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能够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关爱网络安全。 重点 了解从互联网到物联网 难点 掌握物联网的起源、物联网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区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示意图,思考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通过直观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互联网与物联网的联系与区别,为接下来的新课讲授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环节一、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概述1.互联网的起源: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研究项目ARPANET,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2.互联网的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一种名为“万维网”的信息共享技术,使得互联网变得更加易于使用。 -1991年,苏联解体,互联网开始向全球蔓延。 -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标志着我国互联网时代的开始。 -21世纪初,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变得更加普及和便捷。环节二、物联网的起源和基本概念1.物联网的起源: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提出物联网概念。2.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实体物体连接到网络上,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技术。它包括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环节三、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1.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拓展: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将实体物体与网络连接,实现信息共享和传递。2.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 -互联网主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而物联网则侧重于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互联网的核心是计算机,而物联网的核心是各种信息传感设备。3.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工业自动化等。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演进、拓展的过程,物联网作为互联网的延伸,将各种实体物体连接到网络上,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传递的新模式。物联网与互联网在技术上相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