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彩色的链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准确理解主程序和子程序的概念,清晰区分二者关系。 熟练掌握编写子程序的命令格式,能够独立运用子程序简化程序编写。 精准运用给定程序绘制彩色链子及相关图形,理解代码逻辑。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绘制彩色链子程序代码的深入分析与实践操作,有效培养逻辑思维和编程能力。 借助修改程序绘制不同图形的练习,显著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充分激发学生对编程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望,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 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分享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透彻理解主程序和子程序的概念并能熟练区分。 牢记子程序的定义格式及调用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熟练利用子程序编写绘制彩色链子及相关图形的程序,准确把握代码细节。 (二)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子程序在简化程序和增强可读性方面的关键作用,从代码层面感悟其优势。 灵活运用所学编程知识,精准修改程序绘制出指定的长方形 “链子” 等复杂图形,掌握坐标、循环等代码调整技巧。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一些由简单图形组成的精美图案,如彩色项链、手链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案的构成元素,提问:“如果让大家用编程的方式绘制这样的图案,你们会怎么做?反复编写画每个图形的代码吗?” 示例代码引入:在多媒体上简单展示一段没有使用子程序,重复绘制圆形代码的片段,如: plaintext GraphicsWindow.BrushColor = "Red" GraphicsWindow.FillEllipse(50, 50, 20, 20) GraphicsWindow.BrushColor = "Blue" GraphicsWindow.FillEllipse(80, 50, 20, 20) GraphicsWindow.BrushColor = "Green" GraphicsWindow.FillEllipse(110, 50, 20, 20) 让学生直观感受重复编写代码的繁琐,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 ——— 画彩色的链子,以及通过子程序简化编程的方法。 (二)知识讲解 主程序和子程序概念 通过比喻的方式解释主程序和子程序的概念。把主程序比作一场演出的总策划,子程序就是其中一个个独立的节目。主程序负责统筹安排,子程序则完成特定的任务。 代码示例说明:展示教材中 “画彩色的链子” 的主程序片段: plaintext r = 10 x = 100 y = 100 For x = x To 400 Step 3 * r ball() EndFor 以及子程序片段: plaintext Sub ball GraphicsWindow.BrushColor = GraphicsWindow.GetRandomColor() GraphicsWindow.FillEllipse(x, y, 2 * r, 2 * r) EndSub 讲解时指出主程序中是整体的流程控制和对子程序的调用,而子程序 “ball” 专门负责绘制彩色珠子这一特定任务,就像演出里的一个节目。 2. 子程序定义格式 详细讲解 “Sub 子程序名 < 命令组> EndSub” 的格式。以教材中 “ball” 子程序为例,逐行分析代码: plaintext Sub ball GraphicsWindow.BrushColor = GraphicsWindow.GetRandomColor() GraphicsWindow.FillEllipse(x, y, 2 * r, 2 * r) EndSub “Sub ball” 表示开始定义名为 “ball” 的子程序;“GraphicsWindow.BrushColor = GraphicsWindow.GetRandomColor ()” 这条命令是随机获取一种颜色值,并赋值给画笔颜色属性,这样后续画珠子就能用随机颜色填充;“GraphicsWindow.FillEllipse (x, y, 2 * r, 2 * r)” 则是根据给定的坐标 (x, y) 和半径(2 * r)绘制填充椭圆(即珠子);“EndSub” 表示子程序定义结束。强调每一部分的作用,让学生理解子程序内部的代码逻辑。 3. 子程序调用方法 展示主程序中调用子程序的格式 “子程序名 ()”,结合教材中 “For x = x To 400 Step 3 * r ball () EndFor” 代码片段。解释这里的循环结构,“For x = x To 400 Step 3 * r” 表示从初始的 x 值开始,每次增加 3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