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22891

【精品解析】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0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达标检测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1850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达标,闭关锁国,发展,经济,明清,精品
    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0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美食。中国人开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答案】D 【知识点】明朝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从国外引进新物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2.明朝时期,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 A.南京 B.北京 C.苏州 D.景德镇 【答案】D 【知识点】明朝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明朝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畅销海内外。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3.瓷器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个伟大贡献。你知道下列瓷器中哪一件是青花瓷吗(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明朝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题中四幅图片依次属于唐三彩、白瓷、冰裂纹瓷器、青花瓷。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图片识记能力 4.右图是《皇都积胜图》(局部),它描绘了哪朝何地的商业繁荣景象(  ) A.明中后期 北京 B.清代初期 北京 C.明代初期 南京 D.清代中期 南京 【答案】A 【知识点】明朝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皇都积胜图》描绘了明中后期北京的商业繁荣景象。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 5.《神宗实录》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zhu)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史料中的“机户”是(  ) A.地主 B.农民 C.早期的资本家 D.早期的雇佣工人 【答案】A 【知识点】明朝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通过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机户出资”可判断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6.明朝时期,苏州出现了“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的行业是(  ) A.制瓷业 B.造船业 C.纺织业 D.冶铸业 【答案】C 【知识点】明朝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题干中描述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7.小清总结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几点原因,其中正确的是(  ) ①当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 ②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 ③中国的生产和科学技术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④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来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分析】③不是“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原因,而是其带来的结果。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8.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禁止一切对外活动 C.使大清长治久安 D.拒绝外国人来华 【答案】A 【知识点】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材料中的措施指的是“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非绝对禁止。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和分析能力。 9.清政府只开广州商埠,关闭其他开放港口后,广州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是(  ) A.“广州十三行” B.宣政院 C.市舶司 D.奴儿干都司 【答案】A 【知识点】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分析】英商宁波贸易后,清政府只开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 10.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