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27837

广东省河源市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元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16833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东省,统一,版含,扫描,试题,语文
    2024年广东省高三年级元月统一调研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根据原文第二段可知,“相反意见”指的是“人性是不善良的”而不是“人会变得冷酷无情”。 2.【答案】D 【解析】A项,过于绝对,原文首段的表述为“你就更容易在搜寻证据的途中不知不觉地偏离‘公平’”;B项,“人的思维方式会影响客观事实的走向”说法错误,客观事实是不会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影响的;C项,“难以记住过于细节的东西”说法错误,原文第五段的表述为“人的记忆很难将过于细节的东西保存太久”。 3.【答案】A 【解析】选文最后一段的观点是“人们为了方便记忆的提取,会简化自己所记忆的信息”。B、D两项都是说人的记忆是会出错的。C项说的是人的情绪会影响自己的判断。 4.【答案】①作出判断前不预设立场,避免先入为主影响自己的判断;②学会利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自己的认知是否准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答案】①列举生活现象,用小时候对食物味道的印象引出记忆的模糊性;②引用心理学家的观点,指出人的记忆是一个重构的过程,在生活中不停地被过滤和改造;③用实验的方法,通过被测试人员的记忆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的实验,证明人的记忆有时是不准确的。(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从“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角度作答,且分析得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6.【答案】D 【解析】“对李立志言语的怀疑”说法错误,不是对他言语的怀疑,而是对她丈夫情况的疑虑和担忧。 7.【答案】C 【解析】“以驼峰关为线索”说法错误,线索应为申若冰寻夫时的行踪变化。 8.【答案】示例:运用插叙,叙述了潘贞五年前第一次探亲时部队欢迎的情景,丰富了文章内容,既写出部队对军嫂的热情、尊重,又写出军人的柔情与浪漫,丰富了军人形象,体现出他们的革命乐观精神。(4分。符合文学短评要求即可。其他叙事角度如细节描写、场景描写、环境描写等亦可) 9.【答案】①“你”是“军嫂”,军嫂的美丽在于对军人全部的爱与理解,她们是军人们守护的爱人;②“你”是“军人”,军人的美丽在于舍生忘死、“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他们是军嫂守护的英雄;③“你”是“国家和人民”,正是有了人民子弟兵的日夜守护,才有了国家的安全美丽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CEG(每处1分。涂黑超过三处,整题不给分) 【解析】“驰驱射猎”整体是谓语,A、B两处不能断开,C处断开;“一日”是修饰“再三出”的,所以D处不需断开;“臣”是“恐朝廷之解弛”的主语,所以E处需断开;“解弛”是二个词,所以F处不需断开;“百官”是“堕于事”的主语,所以G处需要断开。 11.【答案】D 【解析】“词义相同”错误,前一个“治”是“修造”的意思;后一个“治”是“安定太平”的意思,“治国”:安定太平的国家。 12.【答案】B 【解析】B项对应的内容是文本一第二段中“震之以威,压之以重,虽有尧、舜之智,孟贲之勇,岂有不摧折者哉!如此,则人主不得闻其过,社稷危矣”,意思是“在严威的震慑和权势的重压之下,人即使有尧和舜那样的智谋,有孟贲那样的勇力,难道就能不被摧毁吗!若这样,君主就不能知晓(别人对)他的过失(的评价)了,国家就危险了”。B项理解反了,曲解文意。 13.【答案】(1)(君主即便)和颜悦色地接受臣下的建议,采纳他们的意见并予以重用,臣子也仍然惧怕而不敢将自己的意见和盘托出。(“和颜色”“显其身”各1分,句意2分) (2)人即使有尧和舜那样的智谋,有孟贲那样的勇力,难道就能不被摧毁吗!(“虽”“摧折”各1分,句意2分) 14.【答案】①“因各敕以职任,务省繇费以便民”体现了汉文帝的勤政爱民(“陛下即位,亲自勉以厚天下,节用爱民,平狱缓刑”体现了汉文帝的节用爱民);②“今陛下使天下举贤良方正之士”体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