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60023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含反思)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4966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2课,宋元,时期,都市,文化,教案
  • cover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这一(宋元)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文学艺术成就,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1.通过研读相关史料和教材内容,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著名大都市及其繁荣景象;掌握宋元时期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通过感悟历史情境,了解宋元时期市井文化生活丰富的原因;了解宋元时期的宋词、元曲和史学的代表作家及其成就。(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知道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表现;理解宋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杂剧的兴起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之间的关系。(唯物史观) 3.通过了解宋词、元曲,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宋词与元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一、导入新课 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这座城市有着“东南第一州”的美称,更是被誉为人间天堂,同学们,在你的印象里,杭州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呢? 师: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千年之前,看看北宋词人柳永又是如何描述杭州的?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柳永《望海潮》 师:当时的杭州虽然不是都城,但是其繁华景象和丰富的文化生活令无数文人墨客驻足吟唱,那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穿越千年,看看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吧! 二、探究新知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市有哪些?北宋开封最繁华的是何处?描述一下繁华景象。 提示:大都市:开封、临安、大都。最繁华地区:大相国寺。繁华景象:略。 2.课堂活动:角色扮———瓦子见闻记 师:如果你是北宋东京的市民,你最喜欢去哪里娱乐? 生1:相国寺,那里热闹非凡。 生2:瓦子,那里吃喝玩乐一应俱全。 师:在宋代,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那么,请你们说说,在瓦子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小吃摊点、饭馆、茶楼、商铺,有卖药材、字画的,还有剃头的、算卦的。 生2:在勾栏内,我看到了各种艺人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还有表演杂技、舞蹈的。 生3:商店门前悬挂的幌子迎风飘扬,我是在《清明上河图》上看到的。 师:在瓦子内,你会听到什么? 生1:商贩的各种吆喝叫卖声。 生2:说书、杂剧演唱声。 生3:街上车马声,驴马叫声,讨价还价声…… 师: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到了北宋城市的发达,商业市场的繁荣。 生2:我想到了社会的安定,人民的悠闲。 生3:我想到了当时文化娱乐的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师:热闹繁荣的瓦子和勾栏,确实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就连我们都不禁羡慕起来。现在,我希望大家进一步想想,这样的生活与当时社会的哪些因素有关呢?(分成4~6人小组讨论,然后发言) 生1:因为城市人口多,经济文化发达,商业贸易繁荣。 生2:因为市民阶层壮大,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多种多样。 师:商业繁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坊市制度被打破、市民阶层壮大,归根结底,都与当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分不开。 3.多媒体出示《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 教师提问: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提示:杂剧。 4.展示材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 教师提问:你知道以上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你还知道哪些节日? 提示:依次为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春节。 (二)宋词和元曲 1.教师讲述: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