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75681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四:精做文言翻译题 课件(共46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16005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届,文言,PPT,46张,课件,翻译
  • cover
(课件网)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四:精做文言翻译题 考题考向 文言文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文言知识点多,是检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了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了考生文言文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的全国卷文言文翻译均设置两题,各4分,体现出命题者对文言文翻译的高度重视。 命题特点 ①以考查实词、虚词为主,考查句式为辅。 ②两句翻译,每句字数在15~27,采分点一般为三个或四个。 ③句子多为对话句,叙述性的语句 近三年该题考察情况 年份 卷别 题干表述(第13题翻译)(8分) 采分点 命题特点 2022 新高考Ⅰ 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岁、熟,奈何 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折节、与、去 2021 新高考Ⅰ (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患、赇、密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恶,乐 ①主要采分点: 重点实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 重点虚词———以、乃、之、其等; 重点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 ②总有个别陌生实词,需要临场推断。 卷别 句 子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3年新课标1卷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实词:骄侮、先 虚词:无有不、唯 固定词组:是以 有叙述性的语句、议论性的语句。 采分点:实词、虚词、句式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实词:一隅、审、信 虚词:而 2023年新课标2卷 ⑴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实词:缓辔 固定句式:不亦......乎 ⑵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实词:出奇 虚词:斯 偏义复词:相变 采分点 文言知识点 命题人角度 评卷场经验 答题者角度 实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疑难词 虚词:以、之、因、为、而 句式:宾前、定后、状后、判断、被动、省略、固定句式 字词层面:关键实词、虚词 句式层面: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 语意层面:语意通顺,语气一致 动词、形容词、名词及省略的句子成分;2~3个关键词语,1~2处文意通顺,偶有特殊句式。 翻译时难住你的地方,往往就是采分点。 知识网络: 方法一:善于借助语境,提高翻译精准度 文言文翻译时,学生易把目光集中在题目上,对其他内容关注不够。这种做法往往会断章取义,因为任何一句话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前后内容有一定的联系。这就需要有语境意识,而且必须强化语境意识,只有把要求翻译的句子放在原文中,联系前后内容,才能保证翻译得心应手,从而提高翻译的精准度。 一、借助语境,弄懂大意 语境有小、大之分,所以在翻译时不能只满足于推敲其是否符合上下句的意思,必须要在完整的语境中揣摩译句的大意。高考文言文翻译评分标准中,句子大意也有赋分分值。如果所译句子大意晦涩难懂,我们无法破解采分点,语境能帮助我们理解并翻译句子大意,进而获得大意分。大意是翻译的根本,大意错,则全错。 通法通则 1.“代词入句”法,精读句子,明确句子的陈述对象是谁,谓语动词是哪一个,句子内部结构关系如何,尤其要把作为得分点的关键实词、虚词代入句子中来确定其义项。 2.“代句入段”法,将译句代入其所处段落中去读,看看该句在语意和语法上与上下文有无关联,有的话又有怎样的关联。如在语意上,该句与上下文构成怎样的叙事链、说理层次;在语法上,该句是否与上下文有对称关系等。 二、借助语境,推断义项 词语的义项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特别是对于熟悉的多义实词或比较陌生的实词,比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