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980679

人教鄂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9课《动物的感知本领》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4290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9课
  • cover
课时备课 课题 9.动物的感知本领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课 第 1 课时(共1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观察小动物》单元的最后一课。在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猫和兔等家养动物有眼、耳、鼻等感觉器官在前面两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蚂蚁和蜗牛都能通过触角来感知周围环境。动物的种类非常多,学生感兴趣的动物也很多,不同的动物是通过什么器官来感知环境的 它们都有哪些特殊的感知本领 本课将基于学生的已有认识,组织学生就动物的感知本领展开讨论,建构“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的概念。 学情分析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来分,低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过渡的阶段,思维处于半逻辑状态,以形象思维为主。正处在从自我中心主义向自我中心化过渡阶段,并能尝试逐渐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通过访谈发现,学生对动物的感知本领不是很熟悉,对前面蜗牛、蚂蚁两中动物的感知本领比较了解。由于本节课是低年级使学生第一次调查活动,学生比较困难,所以第一个导入环节,因为学生在一年级《家养小动物》单元已经观察过,金鱼、猫、兔、还有一些常见的家养小动物,让学生举例说一说我们知道的动物的感知本领,使学习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使学生知道熟悉的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舌、触角感知环境这一概念。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调查活动通过询问、交流、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更多动物的感知本领。课前调查,课上进行交流,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时间较短,爱表达,但倾听他人发言的能力有待加强。结合学生特点,进行小组之间交流,调查方式、方法重点强调,比如:通过什么方式,知道了什么 再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喜欢的动物,并用表演的方式把这种动物的感知本领表现出来,其它组的同学来猜是哪种动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学生通过列举多种动物的感觉器官及其感知本领,认识到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科学思维:学生基于探究活动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建构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探究实践: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访谈,了解更过动物的感知本领。 态度责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其动物的感知本领与同学开展讨论和交流。愿意倾听和分享信息。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了解多种动物的感觉器官及其感知本领,认识到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访谈,了解更过动物的感知本领。 板书设计 8.动物的感知本领 动物的感知本领 动物名称 感觉器官 感知本领 鼠 胡须 感知到眼睛看不到的东西 鲨鱼 鼻 嗅觉强 苍鹰 眼睛 视觉强 变色龙 眼睛 视觉强 豆娘 眼睛 视觉强 蝙蝠 耳朵和发音器官 超声波 海豚 喷水孔 回声定位 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补充(略)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课前调查: 布置调查内容:调查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了解这个动物的感知本领是什么。按活动手册要求去调查,填写。与家长共同完成。(教师要举些例子:狗的嗅觉灵敏,怎么灵敏。兔的听觉灵敏,怎么灵敏,告知感知的意思) 学生活动: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一起完成调查活动,上网查询或者采访家长、老师。 一、导入(3分钟) 1.出示书上图片,提出问题: (1)图中是什么动物?它在做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发言,讨论。 (2)空中翠鸟是怎样发现水中的鱼虾的? 学生活动: 学生会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3)其他动物是怎样感知环境的? 学生活动: 学生大胆描述自己的想法, 注意学生之间描述的差异。 (4)人用什么器官感知周围的环境?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在探究活动中进行同化或者顺应。) 二、科学实践活动--动物怎样感知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