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984517

六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3课听觉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1874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六年级,科学,下册,青岛,3课,听觉
  • cover
第3课 听觉 1.耳朵是人体的_____。 2.耳朵分为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外耳由_____和_____道组成;中耳由_____、_____等组成,鼓膜是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_____等组成。 3.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_____通过_____,引起_____,鼓膜的振动又通过_____等传给_____,连接耳蜗的_____把信号传给_____,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4.常见的耳病:_____等。脏东西入耳容易引发_____。 5.预防耳病的方法:_____。 6.有些人在耳朵瘙痒难忍的时候,习惯用发夹、手指等来掏。其实频繁掏耳朵是不良的习惯。耳道内有_____等,常附有_____。频繁掏耳朵容易造成_____皮肤损伤和_____破裂,病菌就会感染耳道,引发_____或_____等,严重时会影响听力。 :基础过关练 一、判断题 1.耳朵不仅能感知声音,还是身体的平衡器官。( ) 2.“耳朵不掏不聋”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 3.鼓膜能把声音信号直接传给脑,所以为了保护鼓膜我们不能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 ) 4.航天员出舱后活动需要借助通讯工具才能完成对话。( ) 5.平日里要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 ) 6.洗头发时,污水进入外耳道可能会对耳朵造成伤害。( ) 二、填空题 7.人耳中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8.我们是通过 观察物体的,通过 听到声音的。 9.耳是人体的 器官。上课铃声响起,欢声笑语充满校园。各种声波通过外耳道后,引起 振动,振动又通过听小骨等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10.外耳由 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 、 等组成,鼓膜是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 等组成。 11.耳朵是人体的 器官,其结构分为 , , 三部分。 三、选择题 12.耳朵是我们重要的听觉器官,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大部分耳垢集中在( ),掏耳朵时要小心翼翼。 A.外耳道 B.耳郭 C.耳蜗 D.耳膜 13.将手放在耳后,可以增强( )收集声波的作用。 A.鼓膜 B.耳郭 C.外耳道 D.内耳 14.在探究“听觉是怎样产生的”活动中,我们将橡皮膜套在纸筒上,再将用细线拴住的棉球放在橡皮膜上。放置棉球的目的是( )。 A.防止橡皮膜振动太快 B.便于观察橡皮膜的振动 C.模拟听神经 D.模拟耳蜗 15.在耳朵的构造中,由鼓膜、听小骨等组成的是( )。 A.外耳 B.中耳 C.内耳 D.耳蜗 16.我们能听到上课铃声,声音的传播路径是( )。 A.耳郭→听小骨→鼓膜→耳蜗→听神经 B.耳郭→耳蜗→听小骨→鼓膜→听神经 C.耳郭→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 D.耳郭→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17.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其中由鼓膜、听小骨等组成的是( )。 A.耳廓 B.外耳 C.中耳 D.内耳 :拓展培优练 四、实验题 18.[实验步骤] ①将橡皮膜用橡皮筋固定在纸筒一端; ②细线的一端拴住棉球,将另一端固定在纸筒上,棉球正好靠在橡皮膜的中心点。 ③将纸筒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一名学生对着纸筒空的一端说话,另一名学生手拿镜子照棉球一端,观察棉球的运动情况 [实验现象] 对着纸筒说话时,棉球会被弹起;说话声音越大 [实验结论] (1)对着纸筒说话时,( )在振动,说话声音越大,橡皮膜振动幅度越大。(实际上,纸筒用来模拟( ),橡皮膜用来模拟( ),通过棉球的振动使得橡皮膜的振动更明显。) (2)推想听觉产生的过程: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 )后,引起( )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 )等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 )把信号传给( ),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五、简答题 19.耳朵是五官中的一个重要器官,它除了具有感知声音的功能,还有哪些功能? 20.日常生活中,小科和同伴应该如何保护耳朵,请提出三条建议。 听觉器官。 外耳、中耳、内耳 耳郭 外耳 鼓膜、听小骨 耳蜗 声波 外耳道后 鼓膜振动 听小骨 耳蜗 听神经 脑 中耳炎、耳聋、耳鸣、鼓膜穿孔、外耳道炎 中耳炎。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